• 高市早苗弄不清楚外在形勢,
    卻又自以為是的倔強到底。
    她不但不認失言,道歉改口,
    反而還給中國下最後通牒。
    她要中國十天內換掉大阪總領事薛劍,
    否則就要強制把薛劍驅逐出境。
    兩個草包結合在一起,
    高市不知自衛隊遇上中國解放軍,
    就是雞蛋碰石頭。
    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剛上任,
    也什麼情況都搞不清楚。
    剛被逼下台的石破茂急了,
    他說別把日本搞成亡國的局面。
    鳩山由紀夫忍不住提醒高市,
    小狗就是小狗,再會叫也沒用。
    日本懂事的人還不少,
    如小澤一郎、野田佳彥、齊藤鐵夫都急了。
    中國的三航母還用不上。
    055四川艦就已勝過日本的加賀號、出雲號。
    何況日本北方還有俄羅斯在盯著,
    事情鬧大了,連北海道都危險。
    中國的精銳艦隊已進入日本海、大隅海峽、宮古海峽,
    高市再繼續折騰下去,
    我看石破茂可以準備回鍋了。
    高市狂叫「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中國大陸已經很多人回以,
    「琉球有事,就是中國有事」。
    琉球地位未定論,早已存在。
    琉球想獨立,也是琉球人民的期待。
    日本要支持台獨,
    中國就力挺琉球獨立。
    依日本的現在被鼓動的民粹,
    薛劍可能真會被驅逐出境,
    那時中日双方算撕破臉了。
    不過這場中日博弈,
    老狐狸麻生太郎不見了,
    麻生過去也主張美日共同防衛台灣。
    但薛劍的「砍頭論」引起爭議後,
    麻生卻沒有積極的表示意見。
    他可能也查覺情勢發展不妙,
    麻生的態度應該是左右高市決策的關鍵。
    高市早苗弄不清楚外在形勢, 卻又自以為是的倔強到底。 她不但不認失言,道歉改口, 反而還給中國下最後通牒。 她要中國十天內換掉大阪總領事薛劍, 否則就要強制把薛劍驅逐出境。 兩個草包結合在一起, 高市不知自衛隊遇上中國解放軍, 就是雞蛋碰石頭。 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剛上任, 也什麼情況都搞不清楚。 剛被逼下台的石破茂急了, 他說別把日本搞成亡國的局面。 鳩山由紀夫忍不住提醒高市, 小狗就是小狗,再會叫也沒用。 日本懂事的人還不少, 如小澤一郎、野田佳彥、齊藤鐵夫都急了。 中國的三航母還用不上。 055四川艦就已勝過日本的加賀號、出雲號。 何況日本北方還有俄羅斯在盯著, 事情鬧大了,連北海道都危險。 中國的精銳艦隊已進入日本海、大隅海峽、宮古海峽, 高市再繼續折騰下去, 我看石破茂可以準備回鍋了。 高市狂叫「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中國大陸已經很多人回以, 「琉球有事,就是中國有事」。 琉球地位未定論,早已存在。 琉球想獨立,也是琉球人民的期待。 日本要支持台獨, 中國就力挺琉球獨立。 依日本的現在被鼓動的民粹, 薛劍可能真會被驅逐出境, 那時中日双方算撕破臉了。 不過這場中日博弈, 老狐狸麻生太郎不見了, 麻生過去也主張美日共同防衛台灣。 但薛劍的「砍頭論」引起爭議後, 麻生卻沒有積極的表示意見。 他可能也查覺情勢發展不妙, 麻生的態度應該是左右高市決策的關鍵。
    0 Comments ·0 Shares ·614 Views ·0 Reviews
  • 黃仁勳的談話
    如果你們問我未來5-10年生成式AI競賽誰會贏,中國會贏。就這麼簡單。
    他們有100萬人24小時不停地在幹這個,100萬!不是10萬,是100萬。你們知道整個矽谷全職做大模型的能有多少人?最多兩天20,000人。
    而且他們不會放棄,他們不會放棄,你越制裁他們,他們幹得越狠,你根本攔不住他們,你越攔,他們越越來越勁。
    這些出口管制,是我們幹過的最蠢的事,你就是給了他們50年來最好的全國總動員任務,這就跟吃了類固醇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一樣。
    別低估華為,他們的昇騰910C在大多數負載下已經只比 H100慢8-12%,而且他們現在每月能造20萬片,20萬片!每個月!而我們還在這兒為CFIUS 吵得不可開交。
    華盛頓以為他們在阻止中國,其實他們不是在阻止中國,他們是在加速中國。到2027年,中國將擁有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還多的AI算力。記住我的話。
    所以你們想繼續制裁就繼續吧,只要明白,你們是在親手把獎盃遞給他們。
    黃仁勳的談話 如果你們問我未來5-10年生成式AI競賽誰會贏,中國會贏。就這麼簡單。 他們有100萬人24小時不停地在幹這個,100萬!不是10萬,是100萬。你們知道整個矽谷全職做大模型的能有多少人?最多兩天20,000人。 而且他們不會放棄,他們不會放棄,你越制裁他們,他們幹得越狠,你根本攔不住他們,你越攔,他們越越來越勁。 這些出口管制,是我們幹過的最蠢的事,你就是給了他們50年來最好的全國總動員任務,這就跟吃了類固醇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一樣。 別低估華為,他們的昇騰910C在大多數負載下已經只比 H100慢8-12%,而且他們現在每月能造20萬片,20萬片!每個月!而我們還在這兒為CFIUS 吵得不可開交。 華盛頓以為他們在阻止中國,其實他們不是在阻止中國,他們是在加速中國。到2027年,中國將擁有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還多的AI算力。記住我的話。 所以你們想繼續制裁就繼續吧,只要明白,你們是在親手把獎盃遞給他們。
    0 Comments ·0 Shares ·651 Views ·0 Reviews
  • 日本的安倍和麻生都提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現在高市把這句話提升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機事態」,
    然後再加上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
    這簡直就是發動戰爭的檄文了。
    在九一八事變前,
    關東軍主導此事的石原莞爾說「日本有存亡危機」,所以必須佔領東三省。
    在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之前,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也說「日本有存亡危機」,
    必須打敗美國太平洋艦隊,
    所以必須先毀滅珍珠港。
    這是舊恨加上新仇,
    難怪大阪總領事薛劍會有斬首論。
    大陸人民會群情激憤。
    不惜一戰的呼聲四起。
    除非你不是中國人,
    除非你是冷血動物,
    否則你都會有消滅倭寇的熱血澎湃。
    明天起,
    解放軍要在黃海進行三天的大規模實彈演習。
    這是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海戰的舊地。
    是上上世紀中國人國恥的發生地。
    黃海大海戰輸了,才有馬關條約,才會割讓台灣。
    大陸的055海軍編隊已經先出發了。
    055是排水量1萬2千噸的萬噸大驅,
    率領054護衛艦,電子偵察船,補給艦,
    已通過大隅海峽到西太平洋。
    大隅海峽在鹿兒島南端,冲繩以北,是狹窄的國際水道。
    鹿兒島北邊就是熊本,是台積電投資晶片廠的地方。
    往北是長崎,是日本被丟下第二顆原子彈的地方。
    再往北是福岡,是麻生太郎老家,麻生是高市的後盾。
    日本產經新聞揚言要擊沉福建艦。
    這些無恥的右翼分子繼續幻想吧!
    你們的出雲號、加賀號、日向號,連中國的075兩棲攻擊艦都打不過,
    更別說有4萬多噸的076四川艦。
    至於福建艦,
    連美國福特號都不敢惹它,
    小日本想擊沉福建艦,
    做白日夢去吧!
    還有一件事,
    甲午戰爭時,日本人俘虜了定遠艦,
    這是中國人的國恥,
    這次一起報這個仇,
    連利息都要討回來。
    日本的安倍和麻生都提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現在高市把這句話提升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機事態」, 然後再加上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 這簡直就是發動戰爭的檄文了。 在九一八事變前, 關東軍主導此事的石原莞爾說「日本有存亡危機」,所以必須佔領東三省。 在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之前,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也說「日本有存亡危機」, 必須打敗美國太平洋艦隊, 所以必須先毀滅珍珠港。 這是舊恨加上新仇, 難怪大阪總領事薛劍會有斬首論。 大陸人民會群情激憤。 不惜一戰的呼聲四起。 除非你不是中國人, 除非你是冷血動物, 否則你都會有消滅倭寇的熱血澎湃。 明天起, 解放軍要在黃海進行三天的大規模實彈演習。 這是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海戰的舊地。 是上上世紀中國人國恥的發生地。 黃海大海戰輸了,才有馬關條約,才會割讓台灣。 大陸的055海軍編隊已經先出發了。 055是排水量1萬2千噸的萬噸大驅, 率領054護衛艦,電子偵察船,補給艦, 已通過大隅海峽到西太平洋。 大隅海峽在鹿兒島南端,冲繩以北,是狹窄的國際水道。 鹿兒島北邊就是熊本,是台積電投資晶片廠的地方。 往北是長崎,是日本被丟下第二顆原子彈的地方。 再往北是福岡,是麻生太郎老家,麻生是高市的後盾。 日本產經新聞揚言要擊沉福建艦。 這些無恥的右翼分子繼續幻想吧! 你們的出雲號、加賀號、日向號,連中國的075兩棲攻擊艦都打不過, 更別說有4萬多噸的076四川艦。 至於福建艦, 連美國福特號都不敢惹它, 小日本想擊沉福建艦, 做白日夢去吧! 還有一件事, 甲午戰爭時,日本人俘虜了定遠艦, 這是中國人的國恥, 這次一起報這個仇, 連利息都要討回來。
    0 Comments ·0 Shares ·620 Views ·0 Reviews
  • 小時候的教育,
    蔣介石是至高無上的偉人。
    其中有項特別偉大的的功德,
    便是對日本的以德報怨。
    我很不以為然,
    站起來反駁老師。
    我說中日甲午戰爭,
    中國敗了,
    除了割讓台灣澎湖以外,
    日本還索賠2.3億兩白銀,
    是當時日本七、八年的財政收入。
    日本拿著這筆巨款,
    辦工業,設學堂,勤練兵,造軍艦,
    幾十年後又來侵略中國,
    還不要臉的說是日中親善,
    大東亞共榮圈,
    是來幫助咱們中國。
    結果日本鬼子是怎麼幫?
    南京大屠殺,
    搞華北三光清洗,
    731細菌戰抓中國人做馬路大,
    燒殺搶掠姦淫婦女,
    總之是無惡不作。
    我質問老師,
    為什麼要對日本人以德報怨。
    我的下場是什麼?
    被狠狠揍了一頓,
    罪名是懷疑偉大領袖的德政。
    這項記錄還連累了我老爸,
    害他升不成省廳長
    結果回家又被打了一頓。
    長大以後,
    我成了很出色的知日派,
    對日本人打商戰、搞談判,戰績彪炳。
    但我還是忘不了日本對中國人的傷害。
    我早就提醒大家,
    高市早苗是軍國主義的餘孳,
    她上台一定引發中日關係大緊張,
    甚至催生第三次中日戰爭。
    如今看起來,
    我不是𣏌人憂天,
    好像正一步步走向我的預期。
    尤其在石破茂被逼退,
    麻生扶持高市登上首相之後。
    第一次中日戰爭,
    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
    那時清廷很弱很腐敗,
    所以輸的很慘,
    連定遠艦都被日本人搶走,
    還留下一堆後遺症。
    第二次中日戰爭,
    蔣介石說是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
    其實不是,
    大陸講的 1931年九一八事變才是。
    這場戰爭打了14年,
    300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鮮血,
    換來了最後的勝利。
    如果還有第三次中日戰爭,
    我相信中國一定會大勝利,
    現在的中國完全碾壓日本,
    綜合國力、經濟、軍事、科技,
    日本人都不是對手。
    我雖然老了,
    但對日本知根知底,
    還可貢獻出餘力。
    希望這次贏了,
    可別再矯情的搞什麼以德報怨了!
    小時候的教育, 蔣介石是至高無上的偉人。 其中有項特別偉大的的功德, 便是對日本的以德報怨。 我很不以為然, 站起來反駁老師。 我說中日甲午戰爭, 中國敗了, 除了割讓台灣澎湖以外, 日本還索賠2.3億兩白銀, 是當時日本七、八年的財政收入。 日本拿著這筆巨款, 辦工業,設學堂,勤練兵,造軍艦, 幾十年後又來侵略中國, 還不要臉的說是日中親善, 大東亞共榮圈, 是來幫助咱們中國。 結果日本鬼子是怎麼幫? 南京大屠殺, 搞華北三光清洗, 731細菌戰抓中國人做馬路大, 燒殺搶掠姦淫婦女, 總之是無惡不作。 我質問老師, 為什麼要對日本人以德報怨。 我的下場是什麼? 被狠狠揍了一頓, 罪名是懷疑偉大領袖的德政。 這項記錄還連累了我老爸, 害他升不成省廳長 結果回家又被打了一頓。 長大以後, 我成了很出色的知日派, 對日本人打商戰、搞談判,戰績彪炳。 但我還是忘不了日本對中國人的傷害。 我早就提醒大家, 高市早苗是軍國主義的餘孳, 她上台一定引發中日關係大緊張, 甚至催生第三次中日戰爭。 如今看起來, 我不是𣏌人憂天, 好像正一步步走向我的預期。 尤其在石破茂被逼退, 麻生扶持高市登上首相之後。 第一次中日戰爭, 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 那時清廷很弱很腐敗, 所以輸的很慘, 連定遠艦都被日本人搶走, 還留下一堆後遺症。 第二次中日戰爭, 蔣介石說是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 其實不是, 大陸講的 1931年九一八事變才是。 這場戰爭打了14年, 300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鮮血, 換來了最後的勝利。 如果還有第三次中日戰爭, 我相信中國一定會大勝利, 現在的中國完全碾壓日本, 綜合國力、經濟、軍事、科技, 日本人都不是對手。 我雖然老了, 但對日本知根知底, 還可貢獻出餘力。 希望這次贏了, 可別再矯情的搞什麼以德報怨了!
    0 Comments ·0 Shares ·617 Views ·0 Reviews
  • 今天起連續三天,
    解放軍要在黃海進行實彈演習,
    高市早苗會收回或修正她的說話嗎?
    答案是不會。
    日本共同社的民調出來了。
    日本有 48.8%的人支持高市的說法。
    另有44.2%的人反對。
    支持和反對往兩級化發展。
    要命的是支持高市內閣的比率,
    竟然接近7成。
    高市認為她已成功地鼓動民粹。
    使她的內閣穩了。
    擔任防衛大臣的小泉進次郎已對她表達忠心。
    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代表安倍系統清和會,也呼應高市。
    有報導說自民黨內部生變,
    有勢力要逼高市下台。
    這個消息可能有誤,
    自民黨內部應該在觀望,
    但傾向支持高市。
    目前岸田文雄的宏池會沒表態,
    剛被逼下台的石破茂雖批評高市,
    但沒有引起回響。
    麻生太郎沉默,
    不過我估計他支持高市。
    所以如果中國大陸沒有增大壓力,
    目前高市還是能穩住局面,
    尤其是自民黨內部。
    也就是說她利用這個事件,
    成功的降低內在矛盾。
    中國大陸在軍事演習的同時,
    經濟的制裁該出手了。
    原來宣布日本水產品恢復進口,
    應該馬上宣布禁令。
    經濟制裁手段務必讓日本社會感到痛。
    川普在白宮𥚃應該樂翻天了。
    石破茂時代,
    川普想挑撥中日鬥起來,
    卻吃了軟釘子。
    現在高市生出這場風波,
    擅長趁火打劫的川普可逮著機會了!
    今天起連續三天, 解放軍要在黃海進行實彈演習, 高市早苗會收回或修正她的說話嗎? 答案是不會。 日本共同社的民調出來了。 日本有 48.8%的人支持高市的說法。 另有44.2%的人反對。 支持和反對往兩級化發展。 要命的是支持高市內閣的比率, 竟然接近7成。 高市認為她已成功地鼓動民粹。 使她的內閣穩了。 擔任防衛大臣的小泉進次郎已對她表達忠心。 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代表安倍系統清和會,也呼應高市。 有報導說自民黨內部生變, 有勢力要逼高市下台。 這個消息可能有誤, 自民黨內部應該在觀望, 但傾向支持高市。 目前岸田文雄的宏池會沒表態, 剛被逼下台的石破茂雖批評高市, 但沒有引起回響。 麻生太郎沉默, 不過我估計他支持高市。 所以如果中國大陸沒有增大壓力, 目前高市還是能穩住局面, 尤其是自民黨內部。 也就是說她利用這個事件, 成功的降低內在矛盾。 中國大陸在軍事演習的同時, 經濟的制裁該出手了。 原來宣布日本水產品恢復進口, 應該馬上宣布禁令。 經濟制裁手段務必讓日本社會感到痛。 川普在白宮𥚃應該樂翻天了。 石破茂時代, 川普想挑撥中日鬥起來, 卻吃了軟釘子。 現在高市生出這場風波, 擅長趁火打劫的川普可逮著機會了!
    0 Comments ·0 Shares ·617 Views ·0 Reviews
  • 原來 #蕭美琴 是花錢 不惜得罪川普自嗨
    歐洲議會的「PHS 5B001 研討室」舉辦的私人活動。
    重點來了:
    這是 IPAC 自辦峰會,不是歐洲議會官方行程。官網沒紀錄、秘書處沒新聞稿。簡單說,就是個沒有決策權的民間座談。
    蕭美琴講完那堆「合作」後,歐盟沒有新資金、沒有新法案、沒有新談判。全部是舊政策的重播。
    然後中國大陸召見比利時大使抗議、對 IPAC 議員下旅行禁令;德國原訂12月訪台團被暫緩。歐洲議會2026預算案裡,台灣一毛也沒多。
    唯一成果:
    就是讓台灣媒體能下標 「蕭美琴應邀歐洲議會演講」。外交紅利零分,大內宣滿分。
    #IPAC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原來 #蕭美琴 是花錢 不惜得罪川普自嗨 歐洲議會的「PHS 5B001 研討室」舉辦的私人活動。 重點來了: 這是 IPAC 自辦峰會,不是歐洲議會官方行程。官網沒紀錄、秘書處沒新聞稿。簡單說,就是個沒有決策權的民間座談。 蕭美琴講完那堆「合作」後,歐盟沒有新資金、沒有新法案、沒有新談判。全部是舊政策的重播。 然後中國大陸召見比利時大使抗議、對 IPAC 議員下旅行禁令;德國原訂12月訪台團被暫緩。歐洲議會2026預算案裡,台灣一毛也沒多。 唯一成果: 就是讓台灣媒體能下標 「蕭美琴應邀歐洲議會演講」。外交紅利零分,大內宣滿分。 #IPAC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0 Comments ·0 Shares ·4K Views ·0 Reviews
  • 網路日前瘋傳中國工程師製作一款《歸家》App,號稱可以讓台灣民眾、軍人「一鍵登記投誠祖國」,一度還聲稱台北已有2萬8000人登記,被陸委會指出是境外假訊息,目的是要擾亂台灣人心。中國國台辦今(5日)表示,該款App只是網友個人創意,反映出兩岸同胞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熱切期盼,無關認知作戰。
    網路日前瘋傳中國工程師製作一款《歸家》App,號稱可以讓台灣民眾、軍人「一鍵登記投誠祖國」,一度還聲稱台北已有2萬8000人登記,被陸委會指出是境外假訊息,目的是要擾亂台灣人心。中國國台辦今(5日)表示,該款App只是網友個人創意,反映出兩岸同胞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熱切期盼,無關認知作戰。
    0 Comments ·0 Shares ·4K Views ·0 Reviews
  • 中美貿易戰休戰,背後藏着什麼?
    2025年10月30日,舉世矚目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在韓國釜山舉行,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緊接着,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成果。至此,2025年的中美貿易戰,迎來了1年的休戰期。
    那麼,中美達成的共識是什麼?誰吃虧誰占便宜了?其背後又藏着怎樣的博弈呢?
    一、
    談成現在的結果,非常難得。
    要知道,10月上中旬的時候,中美還在劍拔弩張,誰能想到,才過了十幾天,中美就休戰了?
    那麼,中美到底談出了一個什麼共識,能讓雙方都偃旗息鼓了呢?
    目前,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都有一份信息量比較豐富的文本出來,雙方肯定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對共識進行發布和解讀。
    要想知道共識談出了什麼,必須把兩份文本對照起來看。
    先看看中國,一共公布了三點。
    第一點是美國取消10%所謂“芬太尼關稅”,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中方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需要詳細算一下今年中美貿易戰的加關稅情況。
    目前,美國對華的關稅就是10%芬太尼(2月)+10%芬太尼(3月)+10%基礎關稅(4月)=30%。除此之外,4月份的24%的對等關稅,在5月的日內瓦會晤後,處於暫停階段。
    而這次呢?不僅再次把24%關稅延期,而且取消了10%的芬太尼關稅,美國對華關稅變成了20%。
    美國取消的這10%芬太尼關稅,大概率取消的是3月份的那次,因為3月份那次中國的反制措施是針對美國農產品的。
    能逼美國人後退一步,難能可貴。
    第二點是美國暫停50%穿透性規則一年,中國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顯然,這又是一次對等互換。
    這裡面,請大家注意兩個點:
    1.中國取消的是10月9日的稀土管制令,也就是稀土技術和稀土成分“長臂管轄”的管制令,而4月份那次出於“履行不擴散義務”目的稀土管制,不在取消之列。也就是說,美國要買中國稀土,還是要申請許可證的。
    2.荷蘭強搶中國的安世半導體事件,其藉口就是美國的50%穿透性規則。但現在呢?50%穿透性規則停了,荷蘭這邊不就傻了嗎?
    第三,中美互相暫停港口稅一年。
    這一點沒啥可說的,中美港口吞吐量加起來占到了世界的50%,互相收港口費,足夠造成世界級的供應鏈危機了,適可而止,停止了這種互相放血的行為。
    再看看美國方面的說法,在返回美國的飛機上,特朗普接受了記者採訪,涉及中國的內容,大概有五點。
    第一點就是農產品貿易。用特朗普的話來說就是:“大量的、巨大的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將立即開始購買,立即開始。”
    這完全可以理解,中國每年大豆缺口高達1億噸,缺口在那擺着,無論如何也是要買的。
    今年我們停止進口大豆,目的就是拿捏美國,現在目的達到了,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有利於大豆來源多元化,免得巴西人壟斷市場,坐地起價。
    第二點是芬太尼管控。
    芬太尼問題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美國強加給中國的。
    中國已經做了很多關於芬太尼的措施了,但美國人非要中國把芬太尼前體也納入管控範圍,必然影響中國正常利益。原因很簡單,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認可的“芬太尼前體”,其實只有7種。但美國人認為所有能製造芬太尼的原材料都是“前體”。
    那就複雜了,這些原材料大部分係普通化學品,有的用來生產退燒藥,有的用來生產染料,有的用來生產農藥,都是民生所需化學品。如果都按美國人要求的管了,能不能管住不說,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飯碗誰來解決?
    在中方的勸說下,特朗普認識到了芬太尼前體管控的複雜性,所以特朗普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它被用於許多不同的原因,包括麻醉等。但中方會非常努力地解決這個問題。”
    下一步,中美雙方肯定會進行進一步的磋商,先把什麼是“芬太尼前體”的定義搞清楚,再談管控的事情。
    第三點是芯片問題。
    特朗普說,“我們的確討論了芯片。他們將與英偉達和其他公司討論購買芯片。”
    這話的意思,是讓中國去找英偉達談芯片進口的事情,但最後能不能賣,決定權在美國政府手裡。
    雖然沒把話說死,但顯然美國的立場已經有鬆動了,有可能會同意向中國出口尖端芯片(但不包括10月29日剛剛投產的英偉達Blackwell芯片)。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勝利。
    現在中國AI產業如火如荼,但高性能芯片拿不到,國產的昇騰系列雖然也能用,產能卻一直不足。所以,不久後,中國會買一批高端芯片解燃眉之急,同時也不會放棄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第四點和第五點分別是對美投資和結束俄烏戰爭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特朗普說的非常模稜兩可。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中國在2025年9月中美馬德里貿易談判中提出1萬億美元投資計劃,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中企限制。而中國商務部的通稿中“美方在投資等領域作出積極承諾”的表述,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特朗普的說法是,“通過這次會議,數千億、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湧入我國。”這些錢到底是說日韓的投資?還是說中國的投資?中國會投資多少錢?特朗普沒說,只能繼續觀察了。
    俄烏問題同樣模糊,特朗普的說法是“我們將共同努力,嘗試解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顯然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中國施壓俄羅斯停戰。否則以特朗普的性格,早就嚷嚷開了。
    當然,可能為了給自己找一點面子回來,特朗普還專門強調了,對中國關稅是47%。言外之意是對華關稅仍然很高,借此來顯示自己並沒有向中國讓步太多。
    這47%是咋來的呢?其實完全不靠譜,就是把自己第一次任期的關稅又給疊加上去了而已。
    特朗普第一任期給中國分四輪加了關稅,但都不是所有商品,而且一部分商品後來陸續進行了豁免,所以平均稅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幾的樣子。但根據特朗普自己的算法,平均下來是27%,這樣加上今年的10%芬太尼關稅和10%基礎關稅,就是47%了,選擇這個數字,大概是為了致敬自己是第47任總統吧。
    好吧,隨便特朗普怎麼說,他高興就好,反正中國肯定是不會按這47%的關稅交的。
    對照中美的表述看下來,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
    1.中國用進口大豆,換來了美國放鬆芯片管制。
    2.中國用進一步加強芬太尼前體的管制,換來了美國取消10%的芬太尼關稅。
    3.中國用暫停稀土長臂管轄,換來了美國暫停50%穿透規則。
    4.中美對等暫停港口稅。
    二、
    那麼,如何評價這次中美元首會晤成果呢?
    其實吧,中美元首能坐在一起會晤,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特朗普這個人吧,非常喜歡玩“王對王”,喜歡元首直接談,這樣他就能使用自己的各種談判技巧,來拿到正常談判拿不到的東西。
    可是中國呢?中國人習慣於開會研究、集體決策,喜歡讓下面人先談,下面人談好了,再讓領導出面拍板簽約。
    所以中方能去韓國和特朗普會晤,本身就說明,雙方在吉隆坡已經達成共識了,只不過要等雙方元首在談判時最終確認和官宣而已。
    這麼一看,與其字斟句酌地研究共識內容,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看看談判中,在共識內容之外傳達出了什麼信息。
    首先,就是中國對中美關係和貿易戰的定調。
    請注意中國領導人的三段文字表述:
    1“中美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保持總體穩定。”
    2“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
    3“中美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看到了嗎?哪怕中美之間劍拔弩張,各個環節都進入了競爭態勢,但中國仍然給出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的評價,而且把最近的貿易戰視為“摩擦”,而不是戰爭。這就向特朗普傳達出一個信息:中國無意和美國走向全面對抗。
    也正因為此,才要求特朗普發揮“掌舵”作用,不要被你手下的小人給帶偏了,破壞中美關係。
    這個信息顯然被特朗普注意到了而且也認可了,所以他才會說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伙伴”這句
    話。“伙伴”,相比拜登時期的“對手”乃至美國鷹派口中的“敵人”,已經好很多了。
    其次,中國關於國際問題的態度。
    中國領導人說:“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這話是啥意思?顯然,這是要向特朗普表明,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治理世界。
    而特朗普似乎也同意這個觀點,說:“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特別是在中美會晤前一天,特朗普專門發了個文:G2 即將開會!
    G2是啥?簡單來說就是“兩國集團”,這個概念最初是2008年美國《外交》雜誌提出的,指中美兩國合作共同主導世界事務。當然,這個提法只是在學術圈流傳,並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兩國框架。
    但現在呢?特朗普親口說了G2,就很耐人尋味了。
    這不僅證明了美國承認了中國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資格,而且似乎還在宣告:世界的新格局要來了,以前是五常治世界,現在是中美治世界了!
    第三,減少中美誤判。
    與以往中美元首會晤不太一樣的是,這次中國領導人在會晤中,專門介紹了十五五規劃,還強調說“中國的發展振興同特朗普總統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並行不悖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跟特朗普介紹十五五幹啥?
    顯然,是為了讓特朗普清晰地了解十五五規劃的目標。
    咱們都記得“中國製造2025”引發了美國的極度焦慮,認為中國是要取代美國,所以才對中國瘋狂打壓。
    而現在呢?面對面向特朗普介紹五年規劃,就是讓特朗普了解中國的真正戰略意圖:中國人就想集中精力發展自己,讓老百姓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是要“挑戰誰、取代誰”。所以,你們美國人不要總抱着“迫害妄想症”來看中國,中國對取代美國真的沒興趣。
    不管特朗普信不信吧,起碼話是說到了。
    第四,就是台灣問題。
    在此次會晤之前,其實關於台灣問題有很多傳言。
    台灣方面希望特朗普當面勸說大陸承諾不對台動武,這樣“特朗普肯定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而《金融時報》則傳言說,中國要求特朗普明確表態反對台獨,而不是過去的“不支持台獨”。
    不過,這兩個傳言,一個都沒實現,中美雙方壓根都沒提台灣的事。
    說實話,這其實是個好事情。
    台灣本就屬於中國內政,和美國毫無關係,為什麼要和美國人談呢?
    美國過去一直用“台灣問題”作為一個籌碼,不高興了就炒作一下台灣問題,然後找中國換取好處。現在呢?中國壓根就不提台灣問題,美國也就沒有了要價的由頭,這樣挺好的。台灣問題是中國的事情,有中國的節奏,無論美國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阻礙統一進程。
    所以,從這次中美元首會晤來看,中國應對美國的策略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朗普為啥願意心平氣和坐下來談,而不是像對日本、韓國、烏克蘭那樣頤指氣使?不就是中國的反擊真的打疼了美國嗎!
    特朗普之前一直覺得,只要禁運幾顆高端芯片,就能讓中國的先進製造業陷入癱瘓;只要逼產業回流美國,就能在成本和規模上與中國競爭;只要加點關稅,中國經濟就受不了,只能乖乖妥協。
    而他從來都沒想過,中國的反制之劍,也能真正讓美國感受到疼。
    中國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完全可以對等對美國造成傷害,美國要想發展,靠威逼施壓是沒用的,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只能平等商談才行。
    而這,就是這次會晤反映出的中國的最大改變與進步。
    所以,雖然這次的會晤只是休戰而不是停戰,但中國已經證明了現有手段的有效性。那麼在下一步的中美博弈中,中國只會更加遊刃有餘。
    中美貿易戰休戰,背後藏着什麼? 2025年10月30日,舉世矚目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在韓國釜山舉行,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緊接着,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成果。至此,2025年的中美貿易戰,迎來了1年的休戰期。 那麼,中美達成的共識是什麼?誰吃虧誰占便宜了?其背後又藏着怎樣的博弈呢? 一、 談成現在的結果,非常難得。 要知道,10月上中旬的時候,中美還在劍拔弩張,誰能想到,才過了十幾天,中美就休戰了? 那麼,中美到底談出了一個什麼共識,能讓雙方都偃旗息鼓了呢? 目前,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都有一份信息量比較豐富的文本出來,雙方肯定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對共識進行發布和解讀。 要想知道共識談出了什麼,必須把兩份文本對照起來看。 先看看中國,一共公布了三點。 第一點是美國取消10%所謂“芬太尼關稅”,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中方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需要詳細算一下今年中美貿易戰的加關稅情況。 目前,美國對華的關稅就是10%芬太尼(2月)+10%芬太尼(3月)+10%基礎關稅(4月)=30%。除此之外,4月份的24%的對等關稅,在5月的日內瓦會晤後,處於暫停階段。 而這次呢?不僅再次把24%關稅延期,而且取消了10%的芬太尼關稅,美國對華關稅變成了20%。 美國取消的這10%芬太尼關稅,大概率取消的是3月份的那次,因為3月份那次中國的反制措施是針對美國農產品的。 能逼美國人後退一步,難能可貴。 第二點是美國暫停50%穿透性規則一年,中國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顯然,這又是一次對等互換。 這裡面,請大家注意兩個點: 1.中國取消的是10月9日的稀土管制令,也就是稀土技術和稀土成分“長臂管轄”的管制令,而4月份那次出於“履行不擴散義務”目的稀土管制,不在取消之列。也就是說,美國要買中國稀土,還是要申請許可證的。 2.荷蘭強搶中國的安世半導體事件,其藉口就是美國的50%穿透性規則。但現在呢?50%穿透性規則停了,荷蘭這邊不就傻了嗎? 第三,中美互相暫停港口稅一年。 這一點沒啥可說的,中美港口吞吐量加起來占到了世界的50%,互相收港口費,足夠造成世界級的供應鏈危機了,適可而止,停止了這種互相放血的行為。 再看看美國方面的說法,在返回美國的飛機上,特朗普接受了記者採訪,涉及中國的內容,大概有五點。 第一點就是農產品貿易。用特朗普的話來說就是:“大量的、巨大的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將立即開始購買,立即開始。” 這完全可以理解,中國每年大豆缺口高達1億噸,缺口在那擺着,無論如何也是要買的。 今年我們停止進口大豆,目的就是拿捏美國,現在目的達到了,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有利於大豆來源多元化,免得巴西人壟斷市場,坐地起價。 第二點是芬太尼管控。 芬太尼問題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美國強加給中國的。 中國已經做了很多關於芬太尼的措施了,但美國人非要中國把芬太尼前體也納入管控範圍,必然影響中國正常利益。原因很簡單,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認可的“芬太尼前體”,其實只有7種。但美國人認為所有能製造芬太尼的原材料都是“前體”。 那就複雜了,這些原材料大部分係普通化學品,有的用來生產退燒藥,有的用來生產染料,有的用來生產農藥,都是民生所需化學品。如果都按美國人要求的管了,能不能管住不說,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飯碗誰來解決? 在中方的勸說下,特朗普認識到了芬太尼前體管控的複雜性,所以特朗普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它被用於許多不同的原因,包括麻醉等。但中方會非常努力地解決這個問題。” 下一步,中美雙方肯定會進行進一步的磋商,先把什麼是“芬太尼前體”的定義搞清楚,再談管控的事情。 第三點是芯片問題。 特朗普說,“我們的確討論了芯片。他們將與英偉達和其他公司討論購買芯片。” 這話的意思,是讓中國去找英偉達談芯片進口的事情,但最後能不能賣,決定權在美國政府手裡。 雖然沒把話說死,但顯然美國的立場已經有鬆動了,有可能會同意向中國出口尖端芯片(但不包括10月29日剛剛投產的英偉達Blackwell芯片)。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勝利。 現在中國AI產業如火如荼,但高性能芯片拿不到,國產的昇騰系列雖然也能用,產能卻一直不足。所以,不久後,中國會買一批高端芯片解燃眉之急,同時也不會放棄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第四點和第五點分別是對美投資和結束俄烏戰爭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特朗普說的非常模稜兩可。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中國在2025年9月中美馬德里貿易談判中提出1萬億美元投資計劃,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中企限制。而中國商務部的通稿中“美方在投資等領域作出積極承諾”的表述,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特朗普的說法是,“通過這次會議,數千億、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湧入我國。”這些錢到底是說日韓的投資?還是說中國的投資?中國會投資多少錢?特朗普沒說,只能繼續觀察了。 俄烏問題同樣模糊,特朗普的說法是“我們將共同努力,嘗試解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顯然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中國施壓俄羅斯停戰。否則以特朗普的性格,早就嚷嚷開了。 當然,可能為了給自己找一點面子回來,特朗普還專門強調了,對中國關稅是47%。言外之意是對華關稅仍然很高,借此來顯示自己並沒有向中國讓步太多。 這47%是咋來的呢?其實完全不靠譜,就是把自己第一次任期的關稅又給疊加上去了而已。 特朗普第一任期給中國分四輪加了關稅,但都不是所有商品,而且一部分商品後來陸續進行了豁免,所以平均稅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幾的樣子。但根據特朗普自己的算法,平均下來是27%,這樣加上今年的10%芬太尼關稅和10%基礎關稅,就是47%了,選擇這個數字,大概是為了致敬自己是第47任總統吧。 好吧,隨便特朗普怎麼說,他高興就好,反正中國肯定是不會按這47%的關稅交的。 對照中美的表述看下來,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 1.中國用進口大豆,換來了美國放鬆芯片管制。 2.中國用進一步加強芬太尼前體的管制,換來了美國取消10%的芬太尼關稅。 3.中國用暫停稀土長臂管轄,換來了美國暫停50%穿透規則。 4.中美對等暫停港口稅。 二、 那麼,如何評價這次中美元首會晤成果呢? 其實吧,中美元首能坐在一起會晤,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特朗普這個人吧,非常喜歡玩“王對王”,喜歡元首直接談,這樣他就能使用自己的各種談判技巧,來拿到正常談判拿不到的東西。 可是中國呢?中國人習慣於開會研究、集體決策,喜歡讓下面人先談,下面人談好了,再讓領導出面拍板簽約。 所以中方能去韓國和特朗普會晤,本身就說明,雙方在吉隆坡已經達成共識了,只不過要等雙方元首在談判時最終確認和官宣而已。 這麼一看,與其字斟句酌地研究共識內容,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看看談判中,在共識內容之外傳達出了什麼信息。 首先,就是中國對中美關係和貿易戰的定調。 請注意中國領導人的三段文字表述: 1“中美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保持總體穩定。” 2“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 3“中美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看到了嗎?哪怕中美之間劍拔弩張,各個環節都進入了競爭態勢,但中國仍然給出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的評價,而且把最近的貿易戰視為“摩擦”,而不是戰爭。這就向特朗普傳達出一個信息:中國無意和美國走向全面對抗。 也正因為此,才要求特朗普發揮“掌舵”作用,不要被你手下的小人給帶偏了,破壞中美關係。 這個信息顯然被特朗普注意到了而且也認可了,所以他才會說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伙伴”這句 話。“伙伴”,相比拜登時期的“對手”乃至美國鷹派口中的“敵人”,已經好很多了。 其次,中國關於國際問題的態度。 中國領導人說:“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這話是啥意思?顯然,這是要向特朗普表明,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治理世界。 而特朗普似乎也同意這個觀點,說:“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特別是在中美會晤前一天,特朗普專門發了個文:G2 即將開會! G2是啥?簡單來說就是“兩國集團”,這個概念最初是2008年美國《外交》雜誌提出的,指中美兩國合作共同主導世界事務。當然,這個提法只是在學術圈流傳,並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兩國框架。 但現在呢?特朗普親口說了G2,就很耐人尋味了。 這不僅證明了美國承認了中國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資格,而且似乎還在宣告:世界的新格局要來了,以前是五常治世界,現在是中美治世界了! 第三,減少中美誤判。 與以往中美元首會晤不太一樣的是,這次中國領導人在會晤中,專門介紹了十五五規劃,還強調說“中國的發展振興同特朗普總統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並行不悖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跟特朗普介紹十五五幹啥? 顯然,是為了讓特朗普清晰地了解十五五規劃的目標。 咱們都記得“中國製造2025”引發了美國的極度焦慮,認為中國是要取代美國,所以才對中國瘋狂打壓。 而現在呢?面對面向特朗普介紹五年規劃,就是讓特朗普了解中國的真正戰略意圖:中國人就想集中精力發展自己,讓老百姓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是要“挑戰誰、取代誰”。所以,你們美國人不要總抱着“迫害妄想症”來看中國,中國對取代美國真的沒興趣。 不管特朗普信不信吧,起碼話是說到了。 第四,就是台灣問題。 在此次會晤之前,其實關於台灣問題有很多傳言。 台灣方面希望特朗普當面勸說大陸承諾不對台動武,這樣“特朗普肯定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而《金融時報》則傳言說,中國要求特朗普明確表態反對台獨,而不是過去的“不支持台獨”。 不過,這兩個傳言,一個都沒實現,中美雙方壓根都沒提台灣的事。 說實話,這其實是個好事情。 台灣本就屬於中國內政,和美國毫無關係,為什麼要和美國人談呢? 美國過去一直用“台灣問題”作為一個籌碼,不高興了就炒作一下台灣問題,然後找中國換取好處。現在呢?中國壓根就不提台灣問題,美國也就沒有了要價的由頭,這樣挺好的。台灣問題是中國的事情,有中國的節奏,無論美國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阻礙統一進程。 所以,從這次中美元首會晤來看,中國應對美國的策略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朗普為啥願意心平氣和坐下來談,而不是像對日本、韓國、烏克蘭那樣頤指氣使?不就是中國的反擊真的打疼了美國嗎! 特朗普之前一直覺得,只要禁運幾顆高端芯片,就能讓中國的先進製造業陷入癱瘓;只要逼產業回流美國,就能在成本和規模上與中國競爭;只要加點關稅,中國經濟就受不了,只能乖乖妥協。 而他從來都沒想過,中國的反制之劍,也能真正讓美國感受到疼。 中國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完全可以對等對美國造成傷害,美國要想發展,靠威逼施壓是沒用的,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只能平等商談才行。 而這,就是這次會晤反映出的中國的最大改變與進步。 所以,雖然這次的會晤只是休戰而不是停戰,但中國已經證明了現有手段的有效性。那麼在下一步的中美博弈中,中國只會更加遊刃有餘。
    0 Comments ·1 Shares ·14K Views ·0 Reviews
  • 『選公職須具結未有陸戶籍 邱垂正:有助民主政治』
    陸委會今天是終於給荒謬的「陸配擁有雙重國籍」論下定論了?不再緊咬「陸配雙重國籍」了?
    那麼問題來了,
    那五位因為「雙重國籍問題」被解職的五位里長和前南投縣議員(不僅被解職還被追討薪水)怎麼辦?

    「內政部預告修正「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第15條,擬新增「候選人登記申請調查表應包括未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與領用大陸地區護照,及不具其他國家國籍之具結情形,候選人具結情形並刊登選舉公報」。

    邱垂正在今天播出的媒體專訪中表示,依據兩岸條例規範,擔任台灣公職人員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這是違法的;所謂的「設有戶籍」包括持有中國大陸居民身分證與定居證。」
    『選公職須具結未有陸戶籍 邱垂正:有助民主政治』 陸委會今天是終於給荒謬的「陸配擁有雙重國籍」論下定論了?不再緊咬「陸配雙重國籍」了? 那麼問題來了, 那五位因為「雙重國籍問題」被解職的五位里長和前南投縣議員(不僅被解職還被追討薪水)怎麼辦? 「內政部預告修正「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第15條,擬新增「候選人登記申請調查表應包括未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與領用大陸地區護照,及不具其他國家國籍之具結情形,候選人具結情形並刊登選舉公報」。 邱垂正在今天播出的媒體專訪中表示,依據兩岸條例規範,擔任台灣公職人員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這是違法的;所謂的「設有戶籍」包括持有中國大陸居民身分證與定居證。」
    0 Comments ·0 Shares ·7K Views ·0 Reviews
  • 李秋水:問題不是「誰擁有稀土」,而是「誰能定義純度」。
    稀土的價值,不在礦脈,而在工業標準的掌控權。
    中國之所以可怕,不是因為有礦,而是因為能在冶金熱力學與化工閉環中「穩定地、持續地」把氧化物轉化為戰略材料。
    先談結構:
    稀土供應鏈可分為三段——開採、分離精煉、應用加工。
    開採只是地質行為;真正的技術與資本密度在中游。
    氧化物的純度要求到 ppm 級,這代表溶劑萃取系統必須在數百段連續操作中保持穩定相界、控制雜質分佈與溫度曲線。
    這不是「投資」能買到的能力,而是長期的 know-how 積累。
    再看數據:
    中國在稀土開採約佔全球 60%,但在分離精煉端的產能與良率控制,長期維持全球 85–90%。
    下游磁材(NdFeB)與相關合金加工更達九成。
    這代表不論美國、澳洲、歐洲如何「去中化」,都必須回到中國體系銜接。
    Mountain Pass 的礦能挖,卻仍需送往亞洲冶煉;
    Lynas 雖在馬來西亞建廠,仍受環評與技術瓶頸困擾。
    這些不是供應鏈延遲,而是系統性依賴。
    所謂「去中化」的最大謬誤,就是假設冶金體系可以模組化遷移。
    事實上,每一條分離線都是化學條件與地區水質、能源、氣候的特定函數,其中的操作窗口(operation window)是經過數以千計實驗迭代得出的區域性數據。
    中國的優勢是工業容忍度——污染、能耗、風險。這三樣厲害到就算阿三都不想玩。沒有這個社會結構,就沒有這條產線。
    技術面再往下:
    稀土分離主要依賴溶劑萃取(solvent extraction)與離子交換(ion exchange)工藝。
    前者的段數設計與反饋控制需要經年累月的經驗修正,任何外部移植都會遭遇非線性放大問題(scale-up nonlinearity),導致雜質超標或萃取效率下降。
    換句話說,這是化學冶金的「黑箱技術」,不是文件能轉移的知識。
    再論戰略層面:
    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單純的貿易工具,而是「技術層面的制度性防火牆」。
    自 2023 年起,包含稀土分離、冶煉、磁體生產技術在內的 know-how 已被明列出口許可條件。
    到 2025 年,更延伸至生產設備與軟體模型。
    這意味著即使其他國家開發出替代礦源,仍無法複製工業級操作條件。
    三普的誤判在於低估了「連續運轉」的戰略含義。
    稀土供應鏈不是產能比賽,而是時間序列的穩定性比賽。
    中斷任何一段,從萃取塔到焙燒爐的熱平衡就會崩潰。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可以用一條行政命令改變全球電動車與風電馬達的交期。
    學術層面的結論:
    稀土壟斷的本質是「產業常數」的壟斷——
    中國掌握的是穩態運轉所需的動力學參數、經驗模型與社會容忍結構。
    這不是礦業問題,而是冶金學、化學工程與制度設計的綜合體。
    當西方還在談 ESG,中國早已把污染外部性轉化為國家級的技術內生力。
    所以別再說「稀土不稀有」。
    稀的是能連續煉三十年、不倒爐、不罷工、還能在酸霧裡維持良率九成的文明體系。這不是礦戰,是系統戰。
    而中國的體系,已經從地底滲進了全球的製造骨架。這就是所謂的刨水肥都能出頭天。話說美粒果高高在上,回頭刨糞?你當真?
    李秋水:問題不是「誰擁有稀土」,而是「誰能定義純度」。 稀土的價值,不在礦脈,而在工業標準的掌控權。 中國之所以可怕,不是因為有礦,而是因為能在冶金熱力學與化工閉環中「穩定地、持續地」把氧化物轉化為戰略材料。 先談結構: 稀土供應鏈可分為三段——開採、分離精煉、應用加工。 開採只是地質行為;真正的技術與資本密度在中游。 氧化物的純度要求到 ppm 級,這代表溶劑萃取系統必須在數百段連續操作中保持穩定相界、控制雜質分佈與溫度曲線。 這不是「投資」能買到的能力,而是長期的 know-how 積累。 再看數據: 中國在稀土開採約佔全球 60%,但在分離精煉端的產能與良率控制,長期維持全球 85–90%。 下游磁材(NdFeB)與相關合金加工更達九成。 這代表不論美國、澳洲、歐洲如何「去中化」,都必須回到中國體系銜接。 Mountain Pass 的礦能挖,卻仍需送往亞洲冶煉; Lynas 雖在馬來西亞建廠,仍受環評與技術瓶頸困擾。 這些不是供應鏈延遲,而是系統性依賴。 所謂「去中化」的最大謬誤,就是假設冶金體系可以模組化遷移。 事實上,每一條分離線都是化學條件與地區水質、能源、氣候的特定函數,其中的操作窗口(operation window)是經過數以千計實驗迭代得出的區域性數據。 中國的優勢是工業容忍度——污染、能耗、風險。這三樣厲害到就算阿三都不想玩。沒有這個社會結構,就沒有這條產線。 技術面再往下: 稀土分離主要依賴溶劑萃取(solvent extraction)與離子交換(ion exchange)工藝。 前者的段數設計與反饋控制需要經年累月的經驗修正,任何外部移植都會遭遇非線性放大問題(scale-up nonlinearity),導致雜質超標或萃取效率下降。 換句話說,這是化學冶金的「黑箱技術」,不是文件能轉移的知識。 再論戰略層面: 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單純的貿易工具,而是「技術層面的制度性防火牆」。 自 2023 年起,包含稀土分離、冶煉、磁體生產技術在內的 know-how 已被明列出口許可條件。 到 2025 年,更延伸至生產設備與軟體模型。 這意味著即使其他國家開發出替代礦源,仍無法複製工業級操作條件。 三普的誤判在於低估了「連續運轉」的戰略含義。 稀土供應鏈不是產能比賽,而是時間序列的穩定性比賽。 中斷任何一段,從萃取塔到焙燒爐的熱平衡就會崩潰。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可以用一條行政命令改變全球電動車與風電馬達的交期。 學術層面的結論: 稀土壟斷的本質是「產業常數」的壟斷—— 中國掌握的是穩態運轉所需的動力學參數、經驗模型與社會容忍結構。 這不是礦業問題,而是冶金學、化學工程與制度設計的綜合體。 當西方還在談 ESG,中國早已把污染外部性轉化為國家級的技術內生力。 所以別再說「稀土不稀有」。 稀的是能連續煉三十年、不倒爐、不罷工、還能在酸霧裡維持良率九成的文明體系。這不是礦戰,是系統戰。 而中國的體系,已經從地底滲進了全球的製造骨架。這就是所謂的刨水肥都能出頭天。話說美粒果高高在上,回頭刨糞?你當真?
    0 Comments ·0 Shares ·3K Views ·0 Reviews
  • 趙少康先生最新臉書貼文
    國民黨必須降低消除親中力量,否則令不出中央!
    問題是川普貿易大棒槌
    打的全世界本來不親中的,也都開始親中了啊!
    連印度總理莫迪都參加上合會,歐洲也開始重視中國貿易,英國上個月比亞迪銷售還大舉提升880%,為什麼台灣反而必須消除親中力量呢?
    經國先生早就不反共,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難道我們還活在,上一個世紀的國共內戰嗎?
    習近平都發來賀電,承認二黨對於92共識的貢獻,難道國民黨要跟民進黨比,誰比較抗中保台嗎?

    https://hot16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9/paste_1760869955.png
    趙少康先生最新臉書貼文 國民黨必須降低消除親中力量,否則令不出中央! 問題是川普貿易大棒槌 打的全世界本來不親中的,也都開始親中了啊! 連印度總理莫迪都參加上合會,歐洲也開始重視中國貿易,英國上個月比亞迪銷售還大舉提升880%,為什麼台灣反而必須消除親中力量呢? 經國先生早就不反共,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難道我們還活在,上一個世紀的國共內戰嗎? 習近平都發來賀電,承認二黨對於92共識的貢獻,難道國民黨要跟民進黨比,誰比較抗中保台嗎? https://hot16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9/paste_1760869955.png
    0 Comments ·0 Shares ·3K Views ·0 Reviews
  • 習近平傳來賀電
    首先恭賀鄭麗文女士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肯定多年來貴我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成效積極。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期望貴我兩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深化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守護兩岸同胞根本利益,攜手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傳來賀電 首先恭賀鄭麗文女士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肯定多年來貴我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成效積極。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期望貴我兩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深化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守護兩岸同胞根本利益,攜手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
    0 Comments ·1 Shares ·3K Views ·0 Reviews
More Results
Upgrade to Pro
Choose the Plan That's Right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