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Insights副董事長G Dan Hutcheson曾表示,長鑫存儲的策略與1980至90年代南韓企業在記憶體市場的模式相似,當時南韓透過規模化生產壓低成本,最終擠壓日本廠商的市場空間,而如今類似的模式發生在南韓企業身上。(圖片來源/CXMT)

中國記憶體大廠長鑫存儲(CXMT)來勢洶洶,憑藉產能擴張與技術升級,在全球 DRAM 市場快速崛起,成為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巨頭的新對手。隨著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長鑫存儲市占率已衝上 5%,並計劃今年挑戰 15 奈米製程,甚至進軍高頻寬記憶體(HBM)領域,加入OpenAI競爭對手「深度求索」(DeepSeek)的供應鏈,顯見其野心勃勃。

然而,美國1月進一步收緊對中國 DRAM 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讓長鑫存儲在技術發展與產能擴張上遭遇挑戰,對三星與 SK 海力士來說,美國的封鎖反而成了「保命符」,讓韓系業者在高階製程競爭上爭取更多時間。

以產能與政府加持壓制價格,長鑫存儲劍指韓系廠商野心勃勃

中國長鑫存儲近年來迅速崛起,積極擴大市占率,成為全球DRAM市場的重要競爭者。憑藉產能提升和技術升級,長鑫存儲正對三星、SK 海力士(SK Hynix)及美光(Micron)等傳統巨頭形成強勁挑戰。

自 2016 年成立以來,長鑫存儲在中國官方的支持下,迅速成長為當地最大的 DRAM 製造商。市場研究機構 SemiAnalysis 指出,其 DRAM 產能從 2022 年的每月 7 萬片晶圓,增至 2023 年的 12 萬片,並預計 2024 年將達到 20 萬片,顯示其快速擴張的野心。

據深圳顧問公司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長鑫存儲在全球約 900 億美元的 DRAM 市場中,市占率已從 2020 年不到 1% 躍升至 2024 年的 5%,成長速度驚人。在規模化生產,以及中國政府發展自給自足政策的加持,導致長鑫存儲本就有一定市場支持,不僅衝擊國際大廠的市場份額,也對 DRAM 價格帶來壓力。

以 16Gb DDR4 為例,現貨價格從 2023 年下半年的 3 美元,上漲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3.5 美元,但由於消費市場疲軟,價格在下半年回跌至 3.3 美元。

雖然三星在 2024 年第三季的 DRAM 市占率仍高達 41.1%,SK 海力士為 34.4%,顯示市場仍由韓系大廠主導;然而,在技術層面,長鑫存儲持續追趕,除了穩步提升 DRAM 製程技術,還計劃擴展至高頻寬記憶體(HBM)領域,顯示其進一步挑戰市場龍頭的決心。

緊咬韓國DRAM製程,越過17奈米大步邁向15奈米開發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長鑫存儲原計劃以17奈米製程量產首款商用DDR5產品,但最終採用了更先進的16奈米技術,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與競爭力。同時,公司也在研發下一代15奈米製程,並計劃於2025年完成開發,2026年下半年正式商業化。

研究機構TechInsights拆解中國記憶體品牌Gloway的DDR5模組(16GBx2 DDR5-6000 UDIMM),發現內部搭載16個長鑫存儲生產的16Gb DDR5晶片,確認其已成功進入商業市場。該晶片製程被命名為「G4」,相較前一代18奈米製程(G3),DRAM單元尺寸縮小了20%。

長鑫存儲的技術進步顯示,中國在記憶體領域的製程研發速度加快,並未受美國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的影響而停滯。儘管美國對EUV(極紫外光)曝光機的出口限制使其難以獲得最新設備,但長鑫存儲仍依靠現有設備持續優化製程,預計G5(15奈米製程)將於2026年推出樣品。

此外,除了標準型DRAM產品,長鑫存儲也將目光投向高頻寬記憶體(HBM)市場,以滿足AI運算日益增長的高效能需求。該公司計劃量產堆疊8層的第二代HBM2,挑戰三星與SK海力士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同時,長鑫存儲近期也加入OpenAI競爭對手「深度求索」(DeepSeek)的供應鏈,顯示其在AI領域的佈局日趨積極。

目前,三星與SK海力士已開發出15奈米(1z)製程,並朝向12奈米(1b)技術邁進。然而,長鑫存儲透過快速推進17奈米、16奈米,並規劃15奈米技術,使韓中在記憶體技術上的差距逐漸縮小。

美國去中化限制製造設備輸中,給予韓系廠商喘息空間

美國商務部於今年1月15日進一步收緊對中國記憶體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規定25奈米級以上設備的採購受管制,並強化對記憶體線寬、密度及矽穿孔尺寸的限制。此舉幾乎將中國長鑫存儲所有製程納入出口禁令範圍,對其技術發展與產能擴張構成重大挑戰。

富邦投顧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這一措施將有效放緩中國廠商在DRAM市場的擴張步伐。儘管長鑫存儲已在2025年完成設備採購,但後續參數校正、設備維護與修復將受影響,恐導致DRAM產能增長受限。特別是在LPDDR4X與LPDDR5X方面,缺乏設備支持可能降低良率,延緩供應增長,而DDR5與HBM2E、HBM3的開發計畫亦可能因制裁受阻。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此舉雖打擊了中國記憶體廠商,但對三星與SK海力士而言,倒是形成保護作用。

在韓系廠商逐步減產LPDDR4X與DDR3等成熟產品線之際,長鑫存儲因缺乏美國設備商的技術支援,無法進一步擴大產能,導致成熟DRAM供應增速放緩,有助於降低DRAM市場的價格壓力,川普成為了另類的「保命符」,也為三星與SK海力士提供喘息空間。
TechInsights副董事長G Dan Hutcheson曾表示,長鑫存儲的策略與1980至90年代南韓企業在記憶體市場的模式相似,當時南韓透過規模化生產壓低成本,最終擠壓日本廠商的市場空間,而如今類似的模式發生在南韓企業身上。(圖片來源/CXMT) 中國記憶體大廠長鑫存儲(CXMT)來勢洶洶,憑藉產能擴張與技術升級,在全球 DRAM 市場快速崛起,成為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巨頭的新對手。隨著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長鑫存儲市占率已衝上 5%,並計劃今年挑戰 15 奈米製程,甚至進軍高頻寬記憶體(HBM)領域,加入OpenAI競爭對手「深度求索」(DeepSeek)的供應鏈,顯見其野心勃勃。 然而,美國1月進一步收緊對中國 DRAM 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讓長鑫存儲在技術發展與產能擴張上遭遇挑戰,對三星與 SK 海力士來說,美國的封鎖反而成了「保命符」,讓韓系業者在高階製程競爭上爭取更多時間。 以產能與政府加持壓制價格,長鑫存儲劍指韓系廠商野心勃勃 中國長鑫存儲近年來迅速崛起,積極擴大市占率,成為全球DRAM市場的重要競爭者。憑藉產能提升和技術升級,長鑫存儲正對三星、SK 海力士(SK Hynix)及美光(Micron)等傳統巨頭形成強勁挑戰。 自 2016 年成立以來,長鑫存儲在中國官方的支持下,迅速成長為當地最大的 DRAM 製造商。市場研究機構 SemiAnalysis 指出,其 DRAM 產能從 2022 年的每月 7 萬片晶圓,增至 2023 年的 12 萬片,並預計 2024 年將達到 20 萬片,顯示其快速擴張的野心。 據深圳顧問公司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長鑫存儲在全球約 900 億美元的 DRAM 市場中,市占率已從 2020 年不到 1% 躍升至 2024 年的 5%,成長速度驚人。在規模化生產,以及中國政府發展自給自足政策的加持,導致長鑫存儲本就有一定市場支持,不僅衝擊國際大廠的市場份額,也對 DRAM 價格帶來壓力。 以 16Gb DDR4 為例,現貨價格從 2023 年下半年的 3 美元,上漲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3.5 美元,但由於消費市場疲軟,價格在下半年回跌至 3.3 美元。 雖然三星在 2024 年第三季的 DRAM 市占率仍高達 41.1%,SK 海力士為 34.4%,顯示市場仍由韓系大廠主導;然而,在技術層面,長鑫存儲持續追趕,除了穩步提升 DRAM 製程技術,還計劃擴展至高頻寬記憶體(HBM)領域,顯示其進一步挑戰市場龍頭的決心。 緊咬韓國DRAM製程,越過17奈米大步邁向15奈米開發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長鑫存儲原計劃以17奈米製程量產首款商用DDR5產品,但最終採用了更先進的16奈米技術,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與競爭力。同時,公司也在研發下一代15奈米製程,並計劃於2025年完成開發,2026年下半年正式商業化。 研究機構TechInsights拆解中國記憶體品牌Gloway的DDR5模組(16GBx2 DDR5-6000 UDIMM),發現內部搭載16個長鑫存儲生產的16Gb DDR5晶片,確認其已成功進入商業市場。該晶片製程被命名為「G4」,相較前一代18奈米製程(G3),DRAM單元尺寸縮小了20%。 長鑫存儲的技術進步顯示,中國在記憶體領域的製程研發速度加快,並未受美國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的影響而停滯。儘管美國對EUV(極紫外光)曝光機的出口限制使其難以獲得最新設備,但長鑫存儲仍依靠現有設備持續優化製程,預計G5(15奈米製程)將於2026年推出樣品。 此外,除了標準型DRAM產品,長鑫存儲也將目光投向高頻寬記憶體(HBM)市場,以滿足AI運算日益增長的高效能需求。該公司計劃量產堆疊8層的第二代HBM2,挑戰三星與SK海力士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同時,長鑫存儲近期也加入OpenAI競爭對手「深度求索」(DeepSeek)的供應鏈,顯示其在AI領域的佈局日趨積極。 目前,三星與SK海力士已開發出15奈米(1z)製程,並朝向12奈米(1b)技術邁進。然而,長鑫存儲透過快速推進17奈米、16奈米,並規劃15奈米技術,使韓中在記憶體技術上的差距逐漸縮小。 美國去中化限制製造設備輸中,給予韓系廠商喘息空間 美國商務部於今年1月15日進一步收緊對中國記憶體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規定25奈米級以上設備的採購受管制,並強化對記憶體線寬、密度及矽穿孔尺寸的限制。此舉幾乎將中國長鑫存儲所有製程納入出口禁令範圍,對其技術發展與產能擴張構成重大挑戰。 富邦投顧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這一措施將有效放緩中國廠商在DRAM市場的擴張步伐。儘管長鑫存儲已在2025年完成設備採購,但後續參數校正、設備維護與修復將受影響,恐導致DRAM產能增長受限。特別是在LPDDR4X與LPDDR5X方面,缺乏設備支持可能降低良率,延緩供應增長,而DDR5與HBM2E、HBM3的開發計畫亦可能因制裁受阻。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此舉雖打擊了中國記憶體廠商,但對三星與SK海力士而言,倒是形成保護作用。 在韓系廠商逐步減產LPDDR4X與DDR3等成熟產品線之際,長鑫存儲因缺乏美國設備商的技術支援,無法進一步擴大產能,導致成熟DRAM供應增速放緩,有助於降低DRAM市場的價格壓力,川普成為了另類的「保命符」,也為三星與SK海力士提供喘息空間。
0 Comments ·0 Shares ·46 Views ·0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