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联核计划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发展,一些秘密城市应运而生。为了在军事上与美国抗衡,苏联境内涌现出许多封闭的城市,以用于秘密武器和军事技术的研发。

这些城市没有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其存在对外国人和苏联公民都严格保密。城内居民在秘密工厂工作,未经许可不得进出。

秘密城市内的生活

封闭城市的居民生活在极其隐秘和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但他们也享有特权,包括更高的工资和更容易获得稀缺商品。

这些城市的生活类似于对“社会主义城市”模式的尝试,提供比普通城市更高的生活水平,但也存在诸多限制,例如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以及持续不断的监视。

优势

封闭城市的居民可以获得额外的奖金,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他们还能享受到种类更丰富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在普通城市往往处于稀缺状态。

封闭城市通常维护良好,基础设施发达,这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由于远离主要工业中心,这些城市的空气也更加清新。

现在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俄罗斯媒体)

劣势

居民的行动受到限制,即使是度假也不能自由离开城市。这些城市的存在对大多数民众来说都是秘密,其城市名称通常被数字代替以掩盖其实际位置。

居民受到监视和诸多限制。每位居民都必须获得许可并遵守严格的安全制度。如果居民犯了罪,即使家人仍留在城里,他们也会被禁止返回该城市。

居民在透露居住地方面也面临重重困难,这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他们被迫声称自己居住在离家乡较近的城镇。

其中最重要的城市

  •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建立了一座钚矿开采和化工厂。最初,它只是一个专供工厂员工居住的城镇,直到1954年才被正式承认为一座城市。

在附近建起一座铀加工厂后,居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生活在一个高度保密的地区这一事实。在苏联解体后,国家终止了对该电厂的维护合同。因此,该电厂被改造成一家商业企业。

在2012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火力发电厂建成,并取代了原有的老旧燃油电厂。

奔萨城内一处厂址内部 (俄罗斯媒体)
  • “奔萨-19”

1954年,该地区建起了一座用于组装和维护战略导弹、核弹头和航天技术部件的工厂。

这座城市的名称多年来一直是个秘密,从未在任何资料中公布,甚至地图上也没有标注。人员出入受到严格控制(只有特许或邀请才能进入)。

尽管如此,当地居民们仍然享有诸多特权,最显著的是高薪、完善的社会和医疗服务以及获得稀有商品的途径。

这座城市一直受到苏联和西方情报机构的严密监视。因此,哪怕是最轻微的信息泄露都被视为叛国罪,并可处以死刑。

在苏联解体后,该市更名为扎列奇内,并继续作为封闭区域以进行各类研究和开发活动。

托木斯克的一处核设施 (俄罗斯媒体)
  • “托木斯克-7”

这座城市是秘密封闭城市项目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用途包括铀浓缩和钚生产、核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乏核燃料和其他废物的后处理。

然而,其主要目的是生产用于制造核弹和反应堆的核材料,以及为城市提供热能和电力。它成为了苏联三大核武器材料供应设施之一。

长期以来,它没有在地图上进行标记,并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其名称也从未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它一直处于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的严密监视和控制之下。

随着苏联解体,它被更名为谢韦尔斯克,但即便其企业将重心从核能转向更和平利用的技术(从同位素生产到乏核燃料的安全后处理),它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神秘性。

别洛列茨克市的检查站 (俄罗斯媒体)
  • “别洛列茨克-16”

该市在后来被称为梅日戈里耶,它是苏联时期的一座封闭城市,多年来一直被列为最高机密。城内建有许多公司,其中大多数参与提供和装备战略设施,包括为高级政治人物建造的各种掩体。

关于这座城市的信息一直极其有限,直到20世纪90年代,它的名字才被公开提及。

在鲍里斯·叶利钦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有消息泄露称在亚曼套山深处建造了一个核武器基地,但政府对此保持沉默,这反而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这些谣言有时被归咎于一个普通的食品仓库,有时又被归咎于国库。

即使在苏联解体后,这座城市仍然处于封闭状态。2018年,它被置于紧急情况部的管辖之下。

索尔涅奇内一景 (俄罗斯媒体)
  • 索尔涅奇内

索尔涅奇内位于戈罗多姆利亚岛上,并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神秘、最隐秘的城市之一。

在1946年至1953年期间,这里成为导弹研发中心,曾经参与世界上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研发的德国专家也参与其中。

这座城市戒备森严,四周环绕着铁丝网和检查站,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封闭的私人渠道。

在1954年,一座采用德国技术的新工厂在此建成,专门生产陀螺仪和其他高科技产品。

该岛一直保持封闭状态,并被认为是苏联导弹技术研发和太空探索时代的典范。

来源: 电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