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基尔·斯塔默自去年出任英国首相以来首次访问印度,他在印度金融中心孟买会见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英国商界和文化界领袖代表团也随行。

特别是,斯塔默想更多地了解印度庞大的数字身份证系统——该系统记录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已发行超过13亿张身份证——两周前,英国刚刚宣布了一项备受争议的数字身份证系统。

斯塔默为这一声明辩护,称赞印度的身份证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该声明遭到了人权组织的批评。

在以贸易为中心的孟买之行期间,斯塔默还会见了印度科技服务集团印孚瑟斯(Infosy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后者十多年前曾领导政府机构,负责提供身份证数据库。

那么,斯塔默为何对印度的身份证系统如此感兴趣?英国的担忧是什么?伦敦又能从新德里的错误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将于2025年10月9日出席在印度孟买举行的全球金融科技盛会 (路透)

英国为何要推出数字“英国卡”?

斯塔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身份证,即“英国卡”(Brit Card),作为其解决英国非正常移民和剥削性工作行为计划的核心。

斯塔默上个月表示,数字身份证系统“将使在这个国家非法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使我们的边境更加安全”。

他说,除了核实一个人是否被允许在英国工作之外,英国卡还将为公民提供“无数好处,比如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从而迅速获得关键服务”。

虽然身份证在其他西欧国家早已普及,但英国却一直强烈抵制身份证。

斯塔默本周在前往孟买途中对记者表示,他希望将于2029年强制实施的数字身份证能够因其提供的便利而赢得公众的信任。

“我不知道你们其他人有多少次为了送孩子上学、申请这申请那,不得不翻箱倒柜地翻找三张账单——这让我很沮丧,”他说。“我确实认为我们可以获得显著的优势。”

然而,人权组织强烈批评了数字身份证的提议,他们说这将侵犯人们的隐私权——超过220万人签署了反对引入数字身份证的请愿书。

请愿书将英国卡描述为“迈向大规模监视和数字控制的一步”,并补充说“任何人都不应该被迫在国家控制的身份证系统中注册”。

2017年1月18日,印度海得拉巴,一名顾客用食指按着他的Aadhaar卡从他的银行账户中提取现金 (AFP)

印度的Aadhaar数字身份证系统如何运作?

印度的数字身份识别系统Aadhaar比英国计划的要庞大得多,也更加详细。新德里存储了人们的指纹、眼部扫描、照片、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该系统每天处理约8000万次身份验证。

相比之下,英国提议的数字身份系统的范围要窄得多,只专注于基本的身份验证,而不收集指纹或虹膜扫描等生物特征数据。

根据Aadhaar,每位印度公民都将获得一个12位数字的号码,旨在取代许多纸质文件。所有成年人和五岁以上的儿童都必须提供生物识别信息。

例如,当人们开设银行账户或申请新的手机SIM卡时,该系统可用于验证身份。该系统还旨在简化政府福利的发放流程,使持有人能够即时获得身份证明并获得基本服务。

印度政府于2009年推出该卡,迄今已发行超过13亿张,并声称节省了近100亿美元的行政成本。然而,一些批评人士认为,这一数字有些夸大。

英国官员明确表示,他们不想复制Aadhaar系统,而是想学习其实施方式。

一位政府发言人否认该系统会存储持有者的生物特征数据,并补充说“核心优先事项之一是包容性,这也是英国磋商的主题。”

印度发生大规模隐私侵犯事件?

印度的Aadhaar为何引发争议?

印度的Aadhaar曾多次遭遇大规模数据泄露,有时甚至会泄露多达85%人口的个人信息,引发人们对隐私的担忧。

2018年、2019年和2022年至少报告了三起大规模Aadhaar数据泄露事件,个人信息在暗网上出售,其中包括来自政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门户网站的个人信息。

2025年1月,印度政府允许私营公司访问Aadhaar数据库进行身份验证。为了获得访问权限,私营公司必须提出申请并接受政府审查。批评人士反对这种获取行为和生物特征数据的行为。

“Aadhaar 的核心问题在于概念——应该避免数字身份及其相关生物特征信息的集中化,”专注于数字权利和隐私的最高法院律师班达里(Vrinda Bhandari)表示。“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应该被链接或植入到其他数据库中。”

公众信心低迷。公民科技公司LocalCircles今年早些时候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印度公民认为他们的个人数据部分内容已被公开或存储在受损的数据库中。这一数字比2022年的72%有所上升。

负责发行Aadhaar卡的印度政府机构——印度唯一身份识别机构(UDA)——坚称个人数据是安全的。但印度目前尚未出台强有力的数据保护法,因此批评人士认为,这一点无法保证。

“数字身份架构的创建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和数据隐私保护,”班达里表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的支持和相关的投诉机制,公民将被迫在法庭上进行昂贵的法律诉讼。”

批评人士称,对Aadhaar的依赖也给该国一些最边缘化和最贫困的公民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使他们无法获得医疗或食物配给。

由于指纹不匹配或互联网连接中断等技术问题,养老金的支付经常会停止,研究人员声称,Aadhaar常常使福利的发放变得更加困难,而不是更容易。

2018年,在民间社会团体提起诉讼后,印度最高法院批准Aadhaar用于福利和税收,但限制了私营企业和教育机构的使用。今年,由于政策变化,引入了政府审查程序,私营机构得以使用该系统。

此外,批评人士认为,印度的数字身份系统已经创建了一个没有足够强大保障措施的“监视架构”。

2018年1月17日,印度新德里的一个登记中心,一名女孩正在等待注册唯一身份识别号码(UID)数据库系统(也称为Aadhaar) (路透)

其他国家是否借鉴了印度模式?

是的。2019年,肯尼亚尝试建立一个与印度Aadhaar模式紧密相关的国家数字身份证系统。

印度政府推出了国家综合身份管理系统(NIIMS),也称为Huduma Namba,旨在简化政府服务并打击欺诈行为。其设计很大程度上借鉴了Aadhaar框架。

但该项目很快遭到民间社会团体的反对,他们认为该项目充斥着隐私和排斥缺陷,缺乏足够的法律保障来保护公民。2020年,这些团体向内罗毕高等法院提起诉讼,反对该系统的引入,导致该系统的推广暂停。

次年,肯尼亚通过了《数据保护法》,为收集、存储和处理个人数据建立了法律框架,随后将其系统更名为“Maisha Namba”,承诺加强对公民生物特征和个人数据存储和使用方式的监督。然而,各种法律挑战仍在持续,这些挑战认为安全漏洞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菲律宾、摩洛哥和埃塞俄比亚等其他国家的国家身份证系统也以Aadhaar为蓝本。

在英国,人权组织对斯塔默的“英国卡”计划表示担忧。英国公民自由和隐私倡导组织“老大哥观察”(Big Brother Watch)的负责人西尔基·卡洛警告称,该系统将“削弱英国的自由”,并“创建一个国内大规模监控基础设施,其范围可能从公民身份扩展到福利、税收、医疗,甚至可能是互联网数据等等”。

英国文化大臣丽莎·南迪在9月份宣布推行身份证系统时就这些担忧表示,部长们“无意追求反乌托邦的混乱局面”。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于2025年10月9日出席在印度孟买JIO世界会议中心举行的印度-英国首席执行官论坛 (路透)

莫迪和斯塔默在孟买还讨论了什么?

周四,莫迪和斯塔默希望利用两国7月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英国代表团旨在加强两国商业联系,其中包括100多位来自英国企业和大学的领导人。

根据7月份签署的贸易协定,印度和英国同意降低从纺织品、威士忌到汽车等多种商品的关税,以实现到2030年贸易额翻一番至1200亿美元。

莫迪周四与英国首相会谈后表示:“印度的活力与英国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协同效应。”他还补充说,陪同斯塔默的行业领袖“体现了伙伴关系中的新活力和广阔视野”。

斯塔默表示:“今晚我们离开印度时,我预计我们将获得大量新投资,为未来的行业创造数千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最终,两国于周四宣布了一系列新协议。

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双方已同意设立印度-英国互联互通与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联合开发中心,并成立关键矿产行业协会,以汇聚企业和研究人员,协调矿产的安全开采和加工。

英国政府的一份官方文件指出,64家印度公司将在英国共同投资13亿英镑(17.3亿美元)。

斯塔默表示:“英印贸易协定已经释放出增长潜力,今天的声明标志着我们两国合作新时代的开始。”

还存在哪些困难?

然而,伦敦和新德里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

争论的焦点之一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持续不断的战争。作为北约成员国的英国对莫斯科采取了强硬立场,实施了制裁并向基辅运送武器。然而,印度避免谴责俄罗斯,并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也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对印度征收50%贸易关税的原因之一。

印度官员将其对俄罗斯的立场描述为战略自主政策,而英国和欧洲领导人则认为这是双方更广泛伙伴关系中的一个主要分歧点。

另一个紧张局势是英国境内与卡利斯坦相关的激进主义活动。印度曾多次对在英国领土上活动的锡克教分离主义团体表示担忧,尤其是在2023年印度驻伦敦高级专员公署遭到破坏之后。

2023年,BBC的一部纪录片对莫迪进行了负面描述,被印度官员斥为“反印宣传”。

与此同时,在渥太华指控印度参与杀害锡克教分离主义者哈迪普·辛格·尼贾尔后,印度与加拿大(英国五眼情报联盟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

2024年10月,英国呼吁印度配合加拿大的调查,称其对加拿大的司法程序“充满信心”。此前,在杰里米·科尔宾的领导下,英国工党曾严厉批评印度撤销赋予查谟和克什米尔自治权的第370条的决定,并就此问题通过了一项紧急动议。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