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盘踞在台湾岛内的反统势力,持续试图操控媒体、影响民众认知,企图将更多人绑上“台独”的战车。然而,随着两岸统一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畅想统一后台湾的治理蓝图。
值此国庆佳节之际,观察者网特别邀请岛内青年政治活动家王炳忠,一同畅谈统一后的光明前景。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今年9月,你在现场观看了“九三阅兵”,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盛。作为岛内坚定的统派,你曾经唱过一首歌,里面有一句“坐上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每次唱起这首歌时,你对两岸统一后的愿景有哪些期待?
王炳忠:我一直觉得,通过公路、铁路交通前往一个地方,和坐飞机去一个地方的感觉始终是不一样的。台湾是一个海岛,坐飞机会让我们觉得要前往一个不是自己的地方,会非常遥远。可是如果能在2035年坐着动车或者高铁,从类似港珠澳大桥那样的桥梁上跨过海峡回到大陆,直观上空间感就会缩短了。
跨越台海的大桥不只是地理上的桥梁,更是心灵上的桥梁。两岸分离太久了,有些人认为这个分离是从1949年开始的,但是我认为应该从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开始算起,台湾和祖国大陆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就此产生了区隔,也有了完全不同的历史记忆。
甲午战争后,祖国大陆先后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觉醒年代、再到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而由于被殖民,台湾没有参与这一系列对近现代中国人国族认同形塑至关重要的过程。当然,也有不少台湾知识分子一直与大陆保持着联系,甚至从台湾到大陆参与抗战等等,但这毕竟是少数。
可以说自甲午战争被割让来,台湾几乎就和大陆完全区隔,政治经验完全不同。其中虽然在1945-1949这四年,两岸曾有过同属于一个政府管辖的短暂时期,但是其中又有类似“二二八”事件的爆发。所以台湾岛内历史叙事中缺乏中国认同的形塑根基,只有所谓旧中国的传统文化根基,包括宗族社会以及岁时节庆的文化。但是这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中国人认同截然不同。
国民党来台后,虽然也强调中国认同的教育,但是教育中又掺杂了很多“反共”思想。所以台湾一直没有真正建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认同,我们希望在统一后,把台湾缺乏“觉醒年代”的这一课补上。
观察者网:对于当下绝大多数台湾人来说,对大陆并没有老一辈那么强烈的感情。特别是受制于民进党等“台独”政党教育改革后的流毒,台湾岛内青年人对于大陆的认同明显降低,也常常迷失在“我是谁?台湾是什么?”的身份认同危机中。展望统一后,你觉得台湾人还会有这种困惑吗?
王炳忠:无疑,这个困惑必然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论通过什么形式完成统一,这个困惑都不会立刻解决,因为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去补课。台湾近代以来就缺乏现代意义上对中国认同的形塑,所以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在精神教育方面。也就是说,在统一之后,即便使用“一国两制”,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央也不应该放手,反而应该加大力度去抓紧。我将其主要归纳为三个问题:教育、媒体,以及军事。这三点是中央绝对不能放手的。
首先是教育问题。过去国民党时代的教育掺杂了“反共”意识,而民进党又在刻意推进“去中国化”。所以统一之后,首先需要一批具有中国认同、又熟悉台湾本地历史的人编写台湾历史教科书,其中关于台湾历史的部分应该如何论述非常重要。
我一直反对将台湾历史教育与中国史教育对立。台湾的历史确实非常重要,但如果通读台湾史,就会发现台湾岛的命运与整个中国的发展紧紧相连,这样的叙事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块要抓住的就是新闻媒体。统一之后,哪怕是“一国两制”,新闻也必须抓紧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现在台湾岛内不少主流媒体已在宣传所谓“一边一国”,塑造“两国”概念,未来统一之后,不能允许“台独”思想在台湾媒体中蔓延。
第三就是军事部分。在“一国两制”提出的时候,大陆提出过如果两岸得以和平统一,那么台湾是否能保留军队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但是经过这三十多年的发展,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有悬念,保留台湾地区的军队没有意义,两岸统一,必须要在外交和军事两个层面统一。再怎么“一国两制”,国防和外交都是攸关一个国家对外主权行使,不能有分歧。台湾岛内最多只能保留类似海巡之类的受到国家统一调配的警察组织,而不能有独立于中央的军队,否则后患无穷。
观察者网:统一后如何重塑国家认同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言?
王炳忠:首先要紧的是,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一些爱国爱台的台湾人。因为如果要实现台湾的长治久安,拨乱反正,必须要依靠台湾本土的力量。所以需要从现在开始挖掘那些人在台湾或者在台湾长大、在大陆学习或工作的人,然后重点培养。
台胞:“带小朋友回来扫墓,祭拜一下祖先,让小孩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图自央视新闻
我们不能幻想将台湾管治交给本地的旧势力,毕竟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变化,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拨乱反正,我们可能会看到香港先前那样的情况:即便回归那么久了,也缺乏一批真正能站在爱国立场上,为国家政策落地做实事的一批人。如果没有可靠的本土力量作为统一后的支撑,反而继续依靠旧有势力,那么香港的“修例风波”就会是前车之鉴。
统一后,在最重要的青年干部训练方面,也需要能将中央理论要求与台湾地方实际相联系的工作队、宣传队,扮演政策宣传和落地的桥梁。美国已经在岛内经营许久,哪怕是统一了,也会借助各种问题搞分化、独立。如果拥有一支这样的队伍,一旦有事,他们也可以成为一支战斗队,和这些所谓的黑幕、邪风进行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