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摩尔多瓦执政党、亲欧派的“行动与团结党”(PAS)在大选中获胜,不仅击败了亲俄的“爱国选举联盟”(PEB),也印证了地缘政治的新走向。

在后苏联时代的欧亚大陆,俄罗斯正因持续侵略乌克兰而节节败退。矛盾的是,莫斯科于2022年对邻国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入侵,以巩固其所谓的“近邻”主导地位。三年多过去了,令人痛心的是,这一战略显然已经失败。

各国和领导人,无论是民主国家还是老派独裁者,都在疏远莫斯科。

在摩尔多瓦,“行动与团结党”的出色表现打破了此前预期的势均力敌的局面。选举前夕,在“爱国选举联盟”的庇护下,亲俄势力似乎势头强劲。摩尔多瓦社会分裂严重,经济不确定性也给当地带来压力。然而,夏末形势出现逆转,“爱国选举联盟”内部各党派之间原有的紧张关系再次浮现。

俄罗斯通过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行动试图影响选举结果,将“行动与团结党”描绘成威胁将该国拖入与俄罗斯的战争的西方傀儡,并利用人们对经济衰退和被罗马尼亚吞并的担忧,但这一举动适得其反。

中央选举委员会因涉嫌非法融资而禁止两个公开亲俄的政党参选。政府还成功从希腊引渡了逃亡寡头弗拉基米尔·普拉霍特纽克,他被控在摩尔多瓦银行10亿美元盗窃案中扮演关键角色。

这场戏剧性事件激发了西方摩尔多瓦侨民的热情,他们坚定地支持欧盟。结果,“爱国选举联盟”和其他反对党仅在摩尔多瓦北部加告兹地区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的据点取得了良好表现。与2021年相比,伊斯兰党的选票减少了近3%,但仍然以50.2%的得票率领先于“爱国选举联盟”的24.4%。

如果俄罗斯不干预,亲俄势力或许更有希望挑战“行动与团结党”。反对派错失了将选举焦点转向经济和良政的机会。一旦选举变成欧盟与俄罗斯对决,“行动与团结党”就占据了优势。

该党可以称得上是摩尔多瓦接近加入欧盟的功臣,因为它确保了摩尔多瓦于2024年6月开启入盟谈判——这一举措颇受民众欢迎。近三分之二的摩尔多瓦人支持加入欧盟,考虑到欧盟是摩尔多瓦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目的地,这不足为奇。民众的亲欧盟倾向不可逆转,即使“爱国选举联盟”上台执政,也不太可能发生重大转变。

南高加索地区也出现了疏远俄罗斯的迹象。历史上高度依赖莫斯科战略和经济援助的亚美尼亚,如今已将战略重心转向西方。2022年,阿塞拜疆重新完全控制了有争议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而莫斯科却未能给予其盟友支持。

这场失败为亚美尼亚总统尼科尔·帕希尼扬与阿塞拜疆和土耳其进行实际接触创造了空间。目前,巴库和埃里温之间的和平条约正在酝酿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渴望看到条约顺利完成,以便自己能居功自傲。

2024年2月,亚美尼亚暂停参与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亚美尼亚还深化了与法国的安全和防务合作。

近年来,阿塞拜疆与俄罗斯的关系两次紧张:一次是2024年因里海上空坠毁客机而引发的紧张局势,另一次是今年夏天因俄罗斯叶卡捷琳堡逮捕阿塞拜疆公民而引发的紧张局势,并升级为重大危机。

俄罗斯曾试图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充当仲裁者,以此来展现其地区影响力。如今,它却以某种方式疏远了这两个国家,而土耳其和美国则介入填补了这一真空。

在南高加索地区,只有格鲁吉亚似乎倾向于莫斯科。但这主要是因为执政的格鲁吉亚梦想党及其非正式领导人、亿万富翁比济纳·伊万尼什维利因倾向于威权主义而与欧盟发生冲突。然而,格鲁吉亚并未放弃欧盟;它只是拒绝了欧盟的民主化要求,而这些要求在特朗普的影响下本身就已失去价值。第比利斯并非完全与俄罗斯捆绑,而是试图在欧洲、美国,当然还有中国之间周旋。

“多向发展”在中亚地区也早已盛行。乌克兰战争也让中亚各国政府对俄罗斯的入侵保持警惕,并促使它们更加倾向于依靠中国作为制衡力量。

北京一直在扩大其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中国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投资国,其在中亚五国贸易总额中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17.7%上升到2024年的24.1%,其中土库曼斯坦(55%)和吉尔吉斯斯坦(35%)位居前列。

中国也加强了外交:首次中国-中亚峰会于2023年5月在西安举行。今年6月在阿斯塔纳举行的后续会议上,签署了“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北京还注重在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而传统上,安全领域通常由俄罗斯主导,包括反恐、边境安全和跨国犯罪。从地区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伙伴关系可能有助于应对国内挑战。“俄罗斯提供力量,中国提供资金”的旧说法已不再准确。

俄罗斯显然不高兴,但鉴于其对中国的依赖,它已被逼入绝境。乌克兰战争和随后的西方制裁导致其对中国的依赖呈指数级增长。9月3日,普京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并提升中国在战争中的作用,再次表明两国关系已变得多么不对称。中亚五国以及白俄罗斯的领导人也出席了阅兵式。

这并不意味着中亚国家现在完全被中国掌控。正如地区政治研究人员在批评新“大博弈”的普遍形象时指出的那样,其中涉及很多地方力量。地方参与者都为自己着想,他们与大国较劲,以维护自己的自治,并从这些安排中获利。

欧洲也是这一进程的一部分。欧盟约占中亚地区贸易总额的23%。为了规避制裁,欧盟进口欧洲制造的商品,然后运往俄罗斯,这显然是部分贸易额的体现,但并非全部。欧盟外交也在加快步伐。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将于2024年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一次备受瞩目的访问,讨论民用核电合作等议题。今年4月,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出席了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首届欧盟-中亚峰会。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决定正在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俄罗斯自身、对曾经受其统治的国家、对欧洲和中国。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俄罗斯对其“近邻”强大影响力的终结。俄罗斯在摩尔多瓦、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不会消失,但毫无疑问,它正在急剧衰落。

本文所表达观点仅为作者自身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半岛电视台编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