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区域集团之一,拥有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影响力,其中穆斯林人口约占其总人口的一半。
尽管东盟极具重要性,但阿拉伯世界对它在中东冲突中的立场研究仍然非常有限,而以色列却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与其中的一些国家建立牢固关系。
回顾东盟历史——它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并由10个国家组成: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老挝和文莱。目前,东帝汶仍在等待获得正式成员国资格。
如今,以色列与东盟的7个国家建立了全面的外交关系,其中最突出的是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越南,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则坚持拒绝对以关系正常化的立场。
这种立场的差异反映了一个复杂的等式,它结合了宗教、公众舆论以及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量。
本报告回顾了扎伊图纳研究与咨询中心发表的一项题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与阿克萨洪水行动”的研究当中的主要内容,该研究由瓦利德·阿卜杜勒·海博士撰写,解释了东盟国家对阿克萨洪水行动的立场。
立场分布
该研究根据东盟对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特别是加沙战争的总体看法,将其立场分为三组:
第一:最接近以色列立场的国家。包括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和缅甸。这些国家与以色列有外交关系,并支持“以色列自卫的权利”。
新加坡在支持立场中居首位,它对“阿克萨洪水”行动的批评最为严厉,称其为“恐怖袭击”,但与此同时,它在2024年5月支持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正式成员资格,并坚持以色列自卫的权利,这一立场反映了其与特拉维夫的密切关系和对阿拉伯伙伴关系的需求之间的平衡。
而菲律宾则在与美国的共同防御协议(影响其对以色列的立场),与天主教会和民间社会组织的压力(促使其采取不那么偏袒的立场)之间摇摆不定。
而其他国家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则表现出不稳定的历史,例如缅甸自1953年以来一直与以色列保持关系,老挝在1972年中断了11年的关系后于2019年重新建立关系。
第二:最接近巴勒斯坦立场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这些国家是穆斯林人口占多数,与以色列没有外交关系,批评以色列的立场并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
马来西亚在支持巴勒斯坦事业方面采取了坚定的立场,其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与抵抗运动领导人的直接关系突显了这一点,尽管有报道称在阿克萨洪水行动之前,该国与以色列存在有限的商业关系。
印度尼西亚则采取了更务实的政策,它寻求利用以色列在网络安全、水和农业领域的技术,此外还有非直接的商业和安全性质的联系,但它仍然拒绝承认以色列。
两国于2024年3月合作推动国际法院宣布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是非法的,并要求以色列结束占领并赔偿巴勒斯坦人。
与此同时,在东盟以穆斯林为多数的国家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加沙冲突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这得益于共同的宗教认同,以及对以色列政策可能加剧该地区极端主义倾向从而威胁其稳定的担忧。
第三:务实派。以越南为代表,它是东盟第二大经济体,人口(9800万)位居第三。
历史上,它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保持着密切关系,但在1993年奥斯陆协议之后,它与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并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贸易、技术和国防领域。2024年贸易额达到32.4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0%,越南成为以色列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以色列在智能农业和网络安全领域的投资也得到了扩大,并于2023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相比之下,越南仍然强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和两国方案,但其外交政策以“竹子外交”为特征,这意味着“弯而不折”,即在利益和意识形态承诺之间取得平衡,这使得其对加沙战争的立场具有可解释性。
东盟与结束战争
东盟国家在2023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间联合国大会关于阿克萨洪水行动的决议投票结果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演变,从第一项决议(人道主义停火)的8票增加到最后三项决议(支持近东救济工程处、永久和立即停火、两国方案)的10票。
在2025年5月东盟国家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在中国出席下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上述原则,并支持国际社会为结束对巴勒斯坦领土的非法占领所做的努力。

东盟国家的公众舆论
东盟国家的民意调查显示,在阿克萨洪水行动之后,人们对巴以冲突的关注显著增加,公众立场受到宗教认同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这些调查显示了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强大民众支持,其中41.8%的人认为以色列在应对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的行动中做得太过分了,这一比例在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更高。此外,印度尼西亚的乌里玛委员会和菲律宾的天主教会等宗教机构在引导公众舆论和支持亲巴勒斯坦的人道主义和政治倡议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比之下,以色列正试图利用亚洲政策中的务实层面,通过技术、经济援助和外交来增强其影响力,包括为印度尼西亚加入国际机构提供便利,以换取参与正常化协议。
基于此,研究得出结论,巴勒斯坦需要通过与有影响力的政治和宗教力量沟通,利用东盟内部庞大的穆斯林人口,并将东盟国家的利益与阿拉伯世界联系起来,从而深化其在该地区的存在。
此外,发展关于这些国家政治、社会和经济结构的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沟通和支持战略,并确保加强巴勒斯坦人民在东南亚的民众和外交地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