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在前几天因为完成三款核心舰载机的海上弹射,而名声大噪之后,已经抵达南海的福建舰,就消失在外界视线之外。等到近日再次出现时,就是飞行甲板上搭载多架歼-15T、歼-35,靠港与山东舰“肩并肩”,准备服役的姿态。
▲福建舰带来的惊喜还真是连绵不绝
如果说之前对福建舰在南部战区海军服役的把握,只有九成的话,现在就是九成九了。因为航母码头是非常耗费资源的东西,如果只是临时停泊,根本不用搞得这么复杂。而不同于海上双航母航行,码头上两艘航母并列停靠的姿态,也有别样的风情,让人沉醉。当然,按照大家的期盼,仅仅两艘还是有些不太够,向美国海军诺福克海军基地看齐,瞅上去就是“一堆”才差不多。而在福建舰已经验证电磁弹射体系,后续只需要适当拓展就能大规模量产的情况下,以国内两个航母造船厂的产能,“航母多到名字记不住,每天都有几艘在海上漂”,也就是几年的事情。
▲再过几年国内也能出现这种场景
歼-15T和歼-35的出现,从侧面证实了福建舰驶入南海后,从海南陆基机场接收舰载机,进行海上测试的猜测(福建舰从上海启航时,将歼-15T和歼-35藏在机库里,一路带到南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机库保障要求比较复杂,为寥寥几架舰载机付出这么大代价很不划算)。这个操作的最大价值,并不是省去了港口吊装舰载机的功夫,而是证明福建舰人员配置、磨合,达到了非常理想的程度。弹射和降落,永远是航母作业最复杂、风险最高的两个领域,海军这么游刃有余地操作,是信心的直接体现。
▲大型航母的复杂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
至于说福建舰归港算不算第九次海试结束,其实是不算的,因为这已经不是海试范畴。在舾装结束之后,由生产厂家主导,对军舰基础结构进行全面测试,并解决暴露问题的阶段,简称海试。福建舰这次南下,测试是有的,但主导权在海军手里,停靠的也是海军军港,当然就不属于海试。美国海军曾用“最终测试”,来形容这个步骤,但随着其造舰产业凋零,大型军舰生产制度崩坏,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个称呼了。
▲“福特”号下水10年后才开始部署,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山东舰入列前曾在南海测试了一个月,福建舰的技术结构要复杂很多,时间只可能更长。再加上飞行甲板上出现的舰载机只有歼-15T和歼-35,没有并称三巨头、技术更加复杂的空警-600。因此,海上测试应该没有结束,福建舰至少还需要再出海测试一次,才有希望正式服役。以这么多年观察海军军舰服役前表现的经验来看,其他任何动作都不足为凭,只有刷号是最靠谱的,而目前停在航母码头上的福建舰,并没有这个迹象。
▲急是急不得的
但既然已经到了交付海军测试这一步,距离服役就不会太远。目前海外媒体,特别是美国军事网站给出的时间点比较保守,是“2025年末”,也就是三个月之内。精确一点的话,算再次出海花费半个月,其余准备再花费一周,就是最快20天左右,上限按翻一倍40天评估,也就是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不同于下水这个对外部环境要求比较严苛的作业,军舰服役时间是比较灵活的。南部战区海军之前也有,将三艘大型军舰集中在海军节服役的操作,福建舰服役有可能赶个特殊日子。
▲福建舰服役那一天必将震动全球
但这种调整,只局限于不对使用、交付造成太大影响的小范围调整,山东舰入列甚至选了12月17日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时间点。从工业的角度上来讲,外部干扰越小越好,而军事上也始终以战斗力为唯一标准,这一点不够强,其他都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