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国防部长尼科斯·登迪亚斯的言论将20世纪初希腊人在安纳托利亚遭受的苦难称为“种族灭绝”,此举再次引发了安卡拉与雅典之间的争议。
登迪亚斯上周日在X平台上发表了一篇帖子,并在其中提到了所谓的“小亚细亚希腊人遭受的种族灭绝”。土耳其方面在第二天迅速作出回应,其外交部发表官方声明称,这些言论“纯属虚构”且在“歪曲事实”。
在这场危机爆发之际,这两个邻国正在努力弥合分歧,为在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后走向和解铺平道路。
丹迪亚斯表示,希腊议会于1998年设立了全国纪念日,这为纪念遇难者和回顾安纳托利亚古希腊人的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契机。他赞扬了该地区人民的坚韧精神——他们在一个世纪前被迫背井离乡,但最终得以重新崛起,并为国家的经济、知识和社会生活做出了贡献。
指控与争议
土耳其在其官方声明中称希腊的指控“虚假”且“具有挑衅性”,并声称在官方场合援引这一历史叙事只不过是“政治操纵的企图”,并回顾了希腊当时在试图入侵和占领安纳托利亚时的侵略者身份。
土耳其在声明中强调,此类立场与历史事实相悖,也与近期加强两国友好氛围的努力不符。
安卡拉呼吁雅典避免“国内政治动机”,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加剧两国人民之间敌意的举措,并强调坚决反对其认为的出于眼前目的而“歪曲历史”的行为。
在此背景下,政治研究员埃斯拉·奥亚尔解释称,这些立场属于安卡拉和雅典之间常见的政治争论,而这种争论通常会在每一个敏感的历史纪念日出现。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希腊的国内问题,而不是直接向土耳其发出战略信息。
她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此类声明可能会引发紧张局势,并使双方公开的对话渠道陷入困境,但除非它们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际步骤或者明确改变现有的外交议程,否则其影响仍然非常有限。

冲突的根源
这场争议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土耳其独立战争(1919-1923年)。当时,希腊在盟军的支持下发起了军事行动,试图占领安纳托利亚西部,而希腊少数民族此前曾在那里居住了几个世纪。
然而,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领导的民族运动力量击退了这场进攻,冲突最终于1922年结束,希腊军队在伊兹密尔和安纳托利亚西部战败后撤离。
在那段时期内,该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杀戮,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社区被迫流离失所,并最终导致了1922年的伊兹密尔惨案。根据希腊方面的叙事,这场惨案导致该市被摧毁,数十万平民丧生。
这场战争以1923年《洛桑条约》的签署而告终。该条约奠定了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的基础,并规定了两国之间的全面人口交换。根据这项协议,数十万希腊人返回希腊,而穆斯林则从希腊前往土耳其。
雅典方面认为当时发生的事件是针对奥斯曼帝国希腊人的“种族灭绝”,并于1998年通过了一项议会决议,要求在每年9月14日纪念这一事件。雅典方面声称,在1914年至1923年期间,数十万人被杀害或被迫流离失所,并将其与奥斯曼帝国晚期亚美尼亚人的遭遇相提并论。
然而,安卡拉方面断然否认这种说法,并坚称当时发生的事件是抵抗外国占领的防御性战争的一部分,还指责希腊方面“歪曲历史”,是在利用历史进行政治和民族主义宣传。

在和解进程中
在新的危机爆发之际,土耳其和希腊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后正谨慎地走向和解。自2023年初以来,两国交换了积极的信号,首先是希腊在2月份土耳其发生毁灭性地震后发起了一项人道主义倡议,向土方派遣救援队并为其提供紧急援助。时任希腊外交部长的尼科斯·登迪亚斯访问了受灾地区,从而成为在灾后首位抵达土耳其的欧洲官员,此举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并为两国之间的高层政治会晤铺平了道路。
2023年7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维尔纽斯举行的北约峰会期间会见了希腊总理基里亚科斯·米佐塔基斯,双方同意激活沟通渠道,以保持双边关系的“积极氛围”。
同年12月,埃尔多安对雅典进行了历史性访问,这是他多年来对希腊进行的首次访问。在会晤期间,双方就实现关系正常化、构建睦邻友好新阶段的路线图达成了共识。这包括增进信任、扩大经济合作以及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等措施。
双方在当时确认,只要存在政治意愿,两国之间“就不存在棘手的问题”,并且表达了希望将爱琴海打造成造福两国人民的“和平之湖”的愿景。
利用各自的叙事
政治分析家奥马尔·阿夫沙尔认为,历史记忆问题已不再仅仅是对痛苦过去的回忆,而是已经成为安卡拉和雅典之间每一次局势紧张时都会出现的政治工具。
他向半岛电视台解释称,希腊利用这种叙事来巩固其国内的合法性,并为其在海上边界划分和东地中海资源开发等问题上的任何顽固立场提供掩护。与此同时,土耳其则通过强化其民族主义言论作为回应,并称这一行动是对其领土和主权的合法捍卫,从而为其拒绝外部压力提供了借口。
阿夫沙尔补充称,这些争论的危险在于它们会破坏双方之间脆弱的信任。在官方话语中提及“种族灭绝”一词,将使建立长期谅解变得困难,并使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等关键问题无法解决。他认为,在这种气氛下,任何小小的口头危机都可能成为两国谈判过程中的真正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