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正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允许使用与人民币挂钩的数字货币,此举被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国务院对数字资产立场的直接转变,同时也是对美国政府在唐纳德·特朗普执政时期通过的新《数字货币法》的某种模仿。
由于担心数字货币技术的稳定性及其对中国经济体系的影响,中国政府自2021年起禁止交易和持有任何类型的数字货币。
中国政府的新立场是其研究旨在提高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使用率的路线图的一部分。该路线图还包括地方监管机构的职责以及降低此类路线图潜在风险的指南。

全球背景与国际竞争
预计中国最高领导层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召开专题会议,重点讨论人民币国际化及数字稳定币的使用。近年来,数字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快速发展。
报告指出,目前以美元为支撑的数字稳定币占据了全球稳定币市场的99%。因此,多国都在尝试进入这一领域,发行与本国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
韩国和日本也在寻求推出以本国货币为支撑的稳定币,力图在这个规模达2470亿美元的领域分一杯羹,预计到2028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将增至2万亿美元。
中国的路线图与试点
中国计划率先在国内主要商业中心应用这一数字货币,这意味着香港与上海将成为最早实施该计划的城市。
中国人民银行顾问黄益平向当地媒体表示,在香港发行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是“可能的选项”。同时,上海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以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应用。
这表明,中国正努力通过实际操作推动人民币数字化和国际化,挑战目前由美元主导的全球稳定币格局。
来源: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