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ICC)成员实施新一轮制裁,这是该国针对该法院施压行动的最新举措——该法院此前曾以涉嫌在加沙犯下战争罪为由对以色列领导人签发逮捕令。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周三发表声明称,将两名法官及两名检察官列入前总统特朗普政府制定的ICC制裁名单。
鲁比奥在声明中表示:“该法院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已成为针对美国及亲密盟友以色列实施法律战的工具。”
国际刑事法院此前曾以涉嫌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前国防部长加兰特签发逮捕令。
美国国务院宣布该决定后,国际刑事法院周三谴责美方扩大制裁是“对独立司法机构公正性的公然侵犯”,也是对全球战争罪受害者的侵害,并表示将“无视任何限制、压力或威胁”继续开展工作。
内塔尼亚胡则称赞鲁比奥的举动是“针对污蔑以色列谎言运动的决定性行动”。
新一轮制裁对象包括加拿大籍法官金伯利·普罗斯特、法国籍法官尼古拉·吉尤、斐济籍副检察长纳扎特·沙米姆·汗及塞内加尔籍副检察长马梅·曼迪亚耶·尼昂。

其中吉尤是批准对内塔尼亚胡签发逮捕令的预审分庭法官,汗与尼昂则是法院两位副检察长。美国国务院声明明确提及三人在签发和维护以方逮捕令中扮演的角色。
国际刑事法院同时正在调查美军在阿富汗可能犯下的战争罪,不过在美方强烈反对后表示将优先调查塔利班和伊斯兰国(ISIS)的暴行。
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告,普罗斯特被制裁的原因是“批准授权ICC对美国人员在阿富汗行为进行调查的裁决”。
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均非《罗马规约》缔约国,但国际刑事法院坚持认为其有权对非缔约国公民签发逮捕令,因为涉嫌犯罪行为发生地均为缔约国。
美国长期批评国际刑事法院,并对本国官员可能因涉嫌战争罪被起诉的前景表示愤怒,但往届政府均未采取制裁等极端措施。

特朗普政府今年早前对多名ICC官员的首轮制裁遭到广泛谴责,批评人士指称美国为庇护亲密盟友不惜破坏国际法。美国当时指控这些官员参与“针对以色列和美国的非法且无根据行动”。
本次被制裁的两人分别来自法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近日均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回应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及通过驱逐巴勒斯坦居民持续强占约旦河西岸土地的行为。
法国与联合国均表示法官的工作对国际司法至关重要。法国外交部声明强调:“他们在打击有罪不罚现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联合国发言人杜加里克指出,美国制裁破坏了国际司法的根基,“该决定对检察官办公室的职能运作造成严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