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全球投资的步伐正在加快,此时由于政府旨在遏制北京所谓的“过度竞争”的政策,国内市场面临日益严格的限制。
报告指出,此举代表了战略转变,反映出这些公司在国内市场饱和以及政治和经济压力上升后,寻求开辟新出路。
海外投资
根据彭博社引用的罗迪姆集团(Rhodium Group)数据,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公司在海外的投资约为1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投向电池工厂,这一数字首次超过了在中国境内的投资(约150亿美元)。该机构将这一转变称为“行业扩张路径上的分水岭”。

报告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相关政策力图减少过剩产能,这些产能曾导致国内价格走低并引发了国外日益增长的不满。此前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远超国内消费者的吸纳能力,剩余部分被出口到海外”。
国际欢迎……但美国持保留态度
尽管巴西、匈牙利等国对建设新工厂表示欢迎,彭博社指出,美国仍然持反对立场。该社援引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今年6月对立法者的表述称,中国的工业基础类似“迪士尼动画片里扫帚不断提着水桶的形象”,并补充说“这就是中国的商业模式”。
彭博社指出,贝森特完全排除了将中国投资纳入任何与华盛顿可能达成的贸易协议的想法,认为核心问题在于必须推动中国消费者购买更多国内产能,而不是依赖对外扩张。

拉美与欧洲的新工厂
报告提到的一个显著例子是比亚迪正在巴西萨尔瓦多市卡马萨里地区建设的工厂,这是该公司在亚洲之外的首家电动汽车工厂。
彭博社认为,此类项目代表了“面向新兴市场和东欧的中国投资新潮”,可能为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开启新的篇章。
报告总结称,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海外扩张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改变游戏规则,但“不会让华盛顿满意”,华盛顿关注的是在中国国内消费再平衡的问题。
报告称,这种对外扩张反映了“中国模式的延续——将国内过剩产能转移到国外,但形式从出口变为在外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