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外交家能够同时影响并改变其国家利益的本质和世界地缘战略版图,其中之一便是法国外交官兼行政长官费迪南·德·雷赛布,他的理念有效地改变了世界版图,并以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形式留下了清晰的遗产。

半岛电视台网络两次探访巴拿马运河(长82公里,5%的国际贸易通过该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长182公里,13%的国际贸易通过该运河),追溯了这位改变了19世纪下半叶世界版图的人留下的遗产,他提出了开凿两条运河的想法,第二条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第一条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德·雷赛布成功开凿了苏伊士运河,却未能开凿巴拿马运河。在苏伊士运河北入口的塞得港和巴拿马运河西入口的巴拿马城,人们对这位影响了两座城市历史以及巴拿马和埃及两个共和国现状的人物的贡献评价不一。

法国人德·雷赛布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半岛电视台)

失败与成功

德·雷赛布未能开凿巴拿马运河,但巴拿马人对他怀有好感,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竖立着他的小雕像。尽管德·雷赛布成功开凿了苏伊士运河,但埃及人对他并不看好,并将他的雕像从运河北入口移走了。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发言人兼历史学家海梅·特罗亚诺表示:“尽管这个想法是由法国人德·雷赛布提出的,但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和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之间并没有广泛的技术协调。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运营方式也不同。苏伊士运河不使用码头或船闸,而且它的两个入口位于同一高度,这与巴拿马运河不同。”

特罗亚诺在接受半岛电视台网采访时指出,“尽管两条运河存在显著差异,但这并不妨碍苏伊士运河向巴拿马运河学习,也不妨碍巴拿马向埃及学习。”

引导船只经过这座历史悠久的巴拿马运河塔楼(半岛电视台)

在历史的怀抱中

巴拿马首都的一位外交官邀请半岛电视台记者在老城区中心卡斯科·安蒂古奥街区的拉康帕尼亚酒店共进晚餐。

这家酒店至今仍保留着其悠久历史的韵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之前。酒店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张德·雷赛布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880年,当时他正在酒店游说修建巴拿马运河。

德·雷赛布于1805年11月19日出生于一个法国外交世家,这使得他能够轻松继承家族的显赫外交事业。他自幼游历突尼斯和埃及,对地中海文化深深着迷。这促使他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工作,直至1849年提前退休。

自1854年起,德·雷赛布与埃及赫迪维亚尔家族成员赛义德·帕夏结为好友。他读到拿破仑·波拿巴的草率计划后,萌生了修建苏伊士运河的想法。拿破仑曾计划修建一条运河,让驶往东方的大型船只能够直接从地中海直达红海,而不必绕道非洲。

该计划得到了一个国际工程师委员会的支持,随后又获得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等人的财政支持。苏伊士运河于1859年4月开工,并于1869年11月通航。

1875年,埃及政府出售了其在运河中的股份,英国随后取得了运河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一艘船从苏伊士运河北入口穿过(半岛电视台)

进军巴拿马

在成功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基础上,德·雷赛布将目光转向了巴拿马运河。1879年5月,包括德·雷赛布在内的136名代表在巴黎地理学会总部召开会议,投票赞成开凿巴拿马运河。德·雷赛布后来获得了法国国民议会(议会)的批准。

1880年,74岁的德·雷赛布前往巴拿马考察运河的规划路线,并估计该工程将耗资6.58亿法郎,耗时8年才能完工。

经过两年的勘测,运河于1882年正式开工。然而,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开工的技术难题阻碍了工程的进行。最初,由于地形复杂和热带环境恶劣,德·雷赛布低估了运河修建的复杂性,约有2.2万名工人死于疟疾和黄热病。

尽管工程证据表明,基于盆地来升降船舶的设计更为可行,但德德·雷赛布仍然固执地坚持认为海平面高度不是问题。

最终,巴拿马运河公司于1888年12月宣布破产,并于1889年2月进入清算程序。

尽管德·雷赛布的项目最终失败,并因法国政客和记者收受贿赂的谣言四起而被称为“巴拿马运河丑闻”,但巴拿马人仍然赞赏他的努力。

到1892年,有消息称150名法国议员收受贿赂,投票支持向巴拿马运河公司提供财政援助。1893年,德·雷赛布、他的儿子查尔斯等人被审判并定罪。德·雷赛布被罚款并被判入狱,但该判决后来被推翻。

美国最终完成了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在美国工程师克服了两大洋海平面差异的问题后,运河于1914年通航。

距离苏伊士运河几米远的塞得港一栋建筑的墙上挂着德·雷赛布的照片(半岛电视台)

德·雷赛布在埃及的遗产

虽然德·雷赛布被誉为一位富有远见的战略外交家,但也有一些叙事强调埃及和巴拿马工人遭受的剥削,却忽视了他们的贡献和牺牲。

许多埃及人认为,苏伊士运河的修建是埃及人民遭受强迫劳动和巨大苦难的时期。一些资料估计,约有10万埃及人在运河修建期间丧生。围绕德·雷赛布雕像以及更广泛的殖民历史的争议,实际上是关于如何铭记和解读埃及历史和遗产的更大争论的一部分。

苏伊士运河入口处曾竖立着德·雷赛布的雕像,但后来因1956年苏伊士危机(埃及将运河收归国有)而被拆除。雕像的拆除以及围绕其的持续争议,反映了德·雷赛布、运河和埃及民族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名年轻的埃及男子在一艘从运河西侧驶向东侧、驶向福阿德港的渡轮上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对德·雷赛布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提出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想法。这条运河给埃及政府带来了一些经济利益,但也正因为这条运河,埃及遭受了数十年的英国占领,并因其重要性而成为外国干预的目标。”

这位年轻人补充道:“我从来没有见过德·雷赛布的雕像,从小到大只见过雕像的底座。我不希望这座雕像被重新安置在运河入口处。”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