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13 年 iOS 7 上一次彻底改变设计理念已过去十多年,苹果公司在 2025 年全球开发者大会 (WWDC) 上再次发布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重塑其系统界面,并将其命名为“液态玻璃”(Liquid Glass)。
此次变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改进,它代表了一种全面的设计语言,赋予界面更平衡的体验、更流畅的交互和更强的可定制性。这一理念从 iPhone 延伸到 Mac,包括 Apple TV,提供统一的体验,让用户感觉每台设备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系统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种设计的特点,并分解“液态玻璃”的元素,这可能代表着苹果系统设计理念新篇章的开启。
“液态玻璃”——苹果重塑用户体验的全新设计
苹果在iOS 26、iPadOS 26、macOS Tahoe、watchOS 26及tvOS 26系统中推出了名为“液态玻璃”的全新设计材质。
苹果用户界面设计副总裁艾伦·戴伊将其称为“史上最全面的软件设计更新”。
这种视觉语言类似于一种虚拟材质,模仿了真实玻璃的特性:透明度、反射率和脉动感。从应用程序图标和小部件到按钮和菜单,“液态玻璃”都能提供流畅、沉浸式的视觉效果,并能实时适应内容和周围环境。
与传统静态界面元素不同,“液态玻璃”会随使用中应用的主题色改变,或反射周围环境光线。这是苹果在保持用户熟悉框架的同时,让设备呈现更强生命力与交互感的全新方式。

“液态玻璃”内部解析:这套新视觉语言如何运作?
“液态玻璃”设计语言植根于Vision OS系统(Apple Vision Pro头显操作系统)深厚的设计底蕴,该系统依托苹果自研芯片Apple Silicon的强大处理能力与超凡图形性能。
以下是这项技术如何转化为具体体验:
- 生机盎然的通透界面:界面元素如同冰雕玻璃般呈现,能捕捉并反射光线,通过柔和的对比度变化实时响应用户操作动态。
- 情境自适应色彩:界面色彩与应用内容智能协调,在浅色/深色模式间无缝过渡,营造视觉和谐感与温暖质感。
- 零延迟即时渲染:凭借苹果硬件与软件的深度整合,动画效果丝滑流畅,即时呈现且不影响设备性能。
- 多层立体视觉景深:用户界面嵌入多层”液态玻璃”透明层级,赋予元素类似3D效果的深邃视觉表现。
其成果在于——无论是呼出控制中心还是滑动小组件,“液态玻璃”使得最平凡的日常交互都焕发出苹果界面前所未有的新奇感、震撼力与沉浸感。
“液态玻璃”在苹果系统中的呈现维度
“液态玻璃”并非单一设备专属功能,而是作为一套设计语言和谐贯穿整个苹果生态系统,为每个平台提供统一、互动且协调的体验:
- iPhone iOS 26:程序坞、锁屏界面、控制中心、通知栏和主屏幕图标均呈现”液态玻璃”特效,赋予系统浑然一体的动态美感。
- iPad iPadOS 26:更大屏幕充分发挥视觉景深效果,导航栏、侧边栏、小组件和应用图标通过透明层级呈现迷人立体感。
- Mac macOS Tahoe:透过流光溢彩的程序坞图标、半透明菜单栏以及具备动态光反射能力的多层小组件,“液态玻璃”重塑Mac界面视觉体验。
- Apple Watch watchOS 26:即便在微型屏显上,“液态玻璃”仍为应用图标和复杂功能组件注入视觉纵深,打造更精致优雅的交互体验。
- Apple TV tvOS 26:在内容优先的界面设计中,“液态玻璃”令影视海报更具鲜活质感,控制元素与背景无缝融合,营造沉浸式观影体验。
凭借这种美学一致性,用户在不同苹果设备间切换时仍能感知统一交互环境。这套精心设计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平衡。

熟悉却更流畅的体验:用户能获得哪些实质更新?
“液态玻璃”设计语言不仅是美学装饰,更真正改变了设备交互方式——从日常使用到深度定制。以下是您将感知的核心变化:
- 更自由的定制选择:现可调整小组件与图标呈现类玻璃透明效果,或搭配更鲜活灵动的渐变色系,精准契合个人审美偏好。
- 内容为核心导向:借助轻盈通透的界面元素,”视觉噪音”显著降低,媒体内容与应用程序始终稳居体验核心,不再受控件界面干扰。
- 更具沉浸感的响应式交互:从应用切换至设置调整,所有交互皆行云流水,瞬时反馈赋予操作真实的物理动效感知。
- 熟悉界面焕新体验:虽视觉革新力度空前,系统底层结构仍保持传承。无需重新学习操作逻辑,即可在已知框架内享受体验升级。
若您对iOS 26全新流光视觉效果存有偏好顾虑,无需担忧——可通过简易设置调节“液态玻璃”特效强度,在提升阅读清晰度与减少视觉干扰的同时,完整保留新系统功能优势。
开发者新机遇:应用创作者如何借力”液态玻璃”?
苹果在此次重大设计更新中并未忽视开发者社群。通过提供更新的工具与应用程序接口(APIs),使“液态玻璃”能轻松集成至主流开发环境:UIKit、SwiftUI及AppKit。
以下是实际应用价值:
- 简易快速集成:开发者仅需少量代码调整即可引入“液态玻璃”特效,无需从头重构界面架构。
- 自动视觉协调:第三方应用将完美契合系统设计语言,显著提升整体质感并为每个应用赋予高端优雅特质。
- 高互动性用户体验:按钮、菜单、滑动条等元素通过丝滑瞬时的动画反馈,为用户带来沉浸式流畅操作体验。
无论您是开发具备透明反射按键的音乐播放器,还是打造带有悬浮侧边栏的笔记应用,“液态玻璃”都将助力您的应用呈现奢华质感。
超越美学层面:为何”液态玻璃”是苹果的战略里程碑?
“液态玻璃”并非短暂的设计风潮,而是苹果对未来用户界面的前瞻性构想——将视觉统一性、先进技术与沉浸体验熔铸于一体。
以下是此变革值得关注的核心价值:
- 统一视觉身份:史上首次,从iPhone到Mac的所有苹果设备共享同一设计语言,显著强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归属感。
- 硬件驱动的创新:“液态玻璃”深度融合Apple Silicon芯片性能与现代显示技术,重新定义移动设备与桌面设备的设计边界。
- 面向未来的设计:此视觉体系并非终点,而是为融合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铺路,尤其随着Apple Intelligence在用户体验中持续扩展。
- 更具人性化的愉悦体验:从流光溢彩的特效到丝滑转场,“液态玻璃”为日常科技交互注入情感化温度与趣味性。
“液态玻璃”何时向用户开放?
苹果在2025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25)预告该设计,将随以下新操作系统正式登场:
- iOS 26
- iPadOS 26
- macOS Tahoe 26
- watchOS 26
- tvOS 26
开发者测试版已发布,公开测试版预计2025年7月上线,最终正式版定于2025年9月与新款苹果设备(包括iPhone 17系列)同步推出。
若希望提前体验,可安装公开测试版(建议使用备用设备),但需注意Beta版本可能存在的临时性故障。
本质上,“液态玻璃”不仅重塑界面视觉,更重新定义人机关系。它不止于奢华美感,更赋予界面生命力——智能响应使用场景,感知用户存在,让每个屏幕元素都与您产生共鸣。
但真正引人深思的是:这是否预示着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进一步交融?“液态玻璃”是否会成为通往AI与AR技术驱动的未来视觉桥梁?
您如何看待?这究竟是革命性突破,还是仅止于美学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