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美国政府取消了原定由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在华盛顿主持的苏丹危机四方会议的消息传开后,苏丹临时首都苏丹港弥漫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氛围。美国国务院并未公布取消此次会议的原因,此次会议旨在起草一份联合声明。
这一决定在苏丹港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苏丹政界和媒体界也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些人,尤其是执政联盟内部人士,一直将四方机制视为问题的一部分,而非解决方案。正是四方机制在西方压力下达成了框架协议,而该协议是毒害苏丹政治气氛并引发2023年4月15日苏丹政府军与快速支援部队之间战争的主要因素。
取消四方会谈(美国、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决定,让华盛顿的立场松了一口气。当时没有人预料到,事态会升级为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与美国非洲和中东问题特使马萨德·布洛斯于8月11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直接会谈。
尽管苏丹政府没有宣布任何有关发生的事情,但会议前两天的泄密促使人们对发生的事情感到满意,因为泄密内容与苏丹公众对任何有关战争的谈判的看法一致。
许多苏丹事务观察家认为,这次会晤打开了苏丹与美国关系中一扇长期关闭的窗户,有可能打破僵局,开启新的篇章。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
- 四方机制不再充当华盛顿与苏丹之间的直接沟通渠道,而这一渠道曾一度成为双方之间任何直接接触的障碍。随着苏黎世会议的召开,直接沟通与对话的可能性已成为双方之间的一场斗争。四方机制在没有获得民众授权的情况下占据的这一地位,正因巴希尔总统下台后苏丹的弱势而日益削弱。
- 这次会议使苏丹首次能够毫无障碍地向美国陈述苏丹关于战争的叙述,使美国能够直接、不加过滤、不加歪曲地聆听这一叙述。这使得布尔汉将军能够陈述被四方掩盖和扭曲的叙述。
- 据接近会议的消息人士透露,《苏丹报》报道称,布尔汉提交了一份全面的“安全”文件,记录了区域内和区域外国家向他所谓的“快速支援部队”民兵提供武器、资金和培训,并开放其机场运输武器、装备和其他援助的情况。该文件包含确凿的证据,证明其从非洲和其他国家招募了数万名雇佣兵。布尔汉详细阐述了“快速支援部队”针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犯下的战争罪行。该文件记录了数百架飞机降落在非洲机场,携带各种武器装备(现代作战车辆、火炮弹药、防空系统、食品和药品)的航线,表明八个区域和国际国家的首都参与了战争的煽动。
- 布尔汉在提交给美国代表团的文件中概述了他对结束战争的愿景。他宣称,快速支援部队民兵在苏丹没有未来,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这些言论摘自此前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并已提请区域和国际组织关注的苏丹路线图。该路线图呼吁解散该民兵组织,遣散其成员,并起诉其领导人。布尔汉还呼吁国际社会向那些煽动战争的国家施压,要求其停止对苏丹的破坏。
-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此次会晤揭示了美国对苏丹这一试金石的话语演变。其措辞一向带有威胁和恐吓的意味,如今却又重提其所认为的双方关系历史上的积极方面。有消息称,美国特使赞扬了华盛顿与喀土穆在打击国际和地区恐怖主义、人口贩运、非法移民、毒品走私和极端主义等领域的历史性合作。如今,媒体的头条新闻都被推向了战争的漩涡,并将矛头指向了苏丹。或许,美国对与苏丹历史性合作的赞扬,可以成为抵御潜在指控的缓冲。

据《苏丹报》披露的泄密内容,美国代表团进一步强调了苏丹在稳定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的关键作用,并强调两国合作的重要性。会晤期间,美国特使在X平台上发表声明,谴责快速支援部队(RSF)据称在北达尔富尔州法希尔的阿布舒克流离失所者营地杀害平民的行为。他补充道:“我们对法希尔及其周边地区不断恶化的局势以及RSF针对平民的暴力报道深感担忧。我们要求全面、不受限制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平民,包括为逃离暴力的人们提供安全通道。”
就其背景而言,如果不是“据称”一词几乎破坏了谴责所依据的事实,这些声明本可被视为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对快速支援部队发表的最强烈谴责之一。美国声明之后,安理会发表新闻声明,宣布完全拒绝快速支援部队宣布成立平行政府,并警告称此举将导致该国分裂。安理会在新闻声明中回顾了其先前关于解除对法希尔的围困并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的决定,特别是第2736号决议。
所以,最近苏丹上空阴风阵阵。
为什么如此急促?
谨慎乐观地说,可以说有多种因素正在推动解决或遏制苏丹持续两年多的战争。我认为,推动这一进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苏丹军队在夺回喀土穆、杰济拉州、白尼罗河和森纳尔州方面取得的胜利。这些州在苏丹的地理位置重要,连接着国家的东西部,经济实力雄厚。尽管它们具有战略地位,但在战争的近两年时间里,它们一直处于快速支援部队的控制之下。

因此,正如许多分析人士所说,苏丹军队已经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军事实力在人数和装备方面都有所提升,全面控制整个国家现在只是时间问题。
华盛顿究竟想要什么?
美国真的得出结论,认为战争已经到了必须说“够了”的地步吗?还是说,这场运动是由权力失衡决定的?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使快速支援部队能够“弥补”其军事能力的不足,防止战争以苏丹军队的优势或胜利而告终,并使双方达到一种弱势平衡,以便在快速支援部队在谈判桌上站稳脚跟后,迫使双方达成和解。
但无论上述观点是否得到证实或否认,美国的目标背后都隐藏着战略、经济和地缘政治动机。美国与其他国家一样,深刻意识到苏丹在不断升级的国际冲突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苏丹濒临红海,位于连接北非及其沙漠和森林深处以及萨赫勒地区与非洲之角的通道上。除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产量、适宜性和水资源)外,苏丹还蕴藏着黄金和其他矿产资源。
意识形态之争源于对政治伊斯兰的不满,这种情绪已在苏丹广大民众中蔓延,影响到各政治势力,并被吸引到军队前线,双方都尊重这种伙伴关系,以保卫国家,这是当前激烈战争的必然结果。
还有其他因素或许可以打消苏丹的一些担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卡塔尔安排苏黎世会谈的传言。这不仅是因为卡塔尔为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提供了专机,也是因为卡塔尔对多哈自过去十年来调解苏丹政府与其反对派之间达成的达尔富尔协议以来在苏丹问题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充满信心。
美国特使7月21日的声明或许点燃了人们对卡塔尔发挥作用的希望。他当时表示:“我们正在与卡塔尔协调,以解决苏丹、利比亚和萨赫勒地区的冲突。” 这源于卡塔尔外交以严肃、坚韧、经验丰富以及此前在众多问题上与华盛顿合作而闻名。
苏黎世的举动尽管模棱两可,但或许是解决苏丹危机的第一步。